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申论 >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

第一、居官为政之要:

1、上者,民之表也,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

[智库|专题]。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宋.吕祖谦)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 宋.林逋)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二、热爱、报效祖国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3、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x

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4、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三国•曹植)

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三、依靠、关心人民

2、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释: 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

3、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汉•王符) 释: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

4、明堂所赖者唯一柱,然众材附止乃立;大勋所任者唯一人,然群谋济之乃成。 ( (宋•石介)

释:房屋厅堂赖以支撑的是柱子,但是这柱子要有其他很多材料附上才能立住;大的功勋只给予一个人,但功勋要靠群众的谋划和努力才能建立。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李世民)

释:水能够托载着船航行,但也能够把船打翻弄沉。

6、为政,通下情为急。 (明•薛渲)

释:为官从政的,掌握和了解下面的情况是最为急迫的。

7、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

释: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

8、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宋•张端义)

释:天下是属于天下人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天下。

9、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

释:从来治理国家的人,都不能忘记最普通的老百姓。

113、举大事,动众情,必协众心而后济。不能尽协者,须以诚意格之,恳言入之,如不格不入,须委曲以求济事。 (明•吕坤 )

释: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14、取天下,守天下,只在一种人上加意念,一个字上做工夫。一种人是哪个?曰民。一个字是什么?曰安。 (明•吕坤)

释:夺取天下,守卫天下,只需要在一种人身上打主意,在一个字上下功夫。这一种人是谁,回答是:“人民百姓”,这个字是什么?回答是“安定”。

15、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汉•司马迁)

释:治理国家的道理,应从让人民富裕开始。

1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 释:要使政事有所建树,关键在于顺从民心,政事所以废驰,关键在于没有顺着民心。Cv

30、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k\

(《战国策》)yF|h=

释:国家的制度有其平常规律,而有利于民众作为根本,作官从政有规范原则,而使政令通达实行作为最主要的。IL

四、注重道德修养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

(唐•刘禹锡)B#w

释:山不在于高低,山上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水里有了龙就灵验。!N,

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jM

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v

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 (宋•李觏) wL`

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f

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 RA%|+

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2g-N

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Ou

(清•唐甄)2c\

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ttdu;"

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W

(宋•林逋) 3.6o3

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PU8RKY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F

(孔子)f3

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Bb

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YAu

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tCjeL^

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2

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

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15、栽培剪伐须努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苏舜钦)

释:在栽培剪伐的管理上须要努力,因为花容易凋谢,草容易生长。

17、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 (《重订增广》)

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19、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若稍涉矜夸,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

(古楹联)

释:树立道德进行事业,要有个真实无妄的念头,如果稍微涉及有骄傲自满过于夸张,就走向欲境;济世治国,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如果一为名利所缠绕,就要出现危机。

24、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宋•邓牧)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25、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安。 (宋•苏舜钦)

释:人生的交往可耻的是苟合,只有讲道义才是可贵的、长久的。

26、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宋•许榧)

释:和心术邪佞人交往,象雪进了墨池一样,虽然化成了水,其颜色越脏;和品行端方人相处,象炭进了薰炉一样,虽化成了灰,但香气不灭。

27、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句)

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

28、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宋•杨万里)

释:见到别人的过错,象自己有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听到说别人的过错,也象自己发生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

29、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

释:别人对我有恩有好处,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有好处,不能不忘掉。

30、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 (汉•杨雄) 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

五、保持廉洁清正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名人名言大全

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必备》(http://www.lp1901.com)。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y/

(古对联)~TXZg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lJ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XX{JY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KGK

1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JNw-|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1m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e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ZTa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7N

2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宋•林逋)v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u

23、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3*4KE|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U.H

25、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 (汉•陆贾) y

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们也就不会服从。=MM~

26、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 (明末•黄宗羲) AQ

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f~g\

六、提倡艰苦奋斗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唐•韩愈)

释:学业精进于勤奋荒废于嬉戏,做事情成功于努力毁坏于懒惰。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释:认真全面地观察分析一下以前的贤人、国和家庭,能成功的都是由于勤俭,衰败灭亡的都是由于奢侈。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释:从俭朴变为奢侈容易,从奢侈变为俭朴就很难了。

8、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荀子)

释:使国家富足的办法,在于节制消费和使民丰裕,并善于把盈余储藏起来。

10、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孟子)

释:对金钱谷粟等财富,要按照时令和礼法,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和消费。11、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荀子) 释:贤明的君主必须发展生产,节约开支,开发财源,处处考虑赋税、赈济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

13、夫为国者,由为家边,计财力之所任,审趋舍之举动,不营难成之功,捐弃分外之役。 (唐•房玄龄)

释:治理国家和管理家庭一样,须计算自己财力的担负能力,弄清楚自己所应进退的方向,不去做那些难以完成的事情以防劳民伤财,抛弃或减少额外的差役。

14、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唐•房玄龄)

释:奢侈所造成的浪费,超过了天灾。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释:天体的运行刚健壮大,君子以天道行事,其人生要强大自己,生命不息,奋进不止。

26、奔走揖拜之日多而公务填委,简书酬酢之文盛而民事罔闻。时光只有此时光,精神只有此精神,所专在此,则所疏在彼。 (明•吕坤) q$)S

释:成天忙于奔走揖拜,必然把真正要干的公务扔到一边;简书酬酢之文到处飞,人民的事必然茫然而无人过向。时光只有这些,精神只有这点,所专心的光放在应酬上,在事业、政务上必然疏怠荒废。s)D

七、用人察人育人~

1、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才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 ( 汉•王符) P9|J* 释: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国君一呼百应,国君一动而百姓紧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共同向往道义和真理。F^l@1^

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 IOJJU 释:尊重贤良,使用能人、英俊豪杰能安排在适当位置上,这样天下的人都会高兴,并且愿意在这样的国家里做事。Z#4

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VqD-(晋•葛洪) g

释:使用事物的长处,那么任何东西都不会废弃功用;避开事物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被废弃的材料。.v_![

10、疑则勿用,用则勿疏。 (唐•白居易)Ps@:w

释:怀疑他就不要用他,既用他就不要冷淡疏远他。 >XPb

13、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mQBK(清•谭嗣同):5bce

释:骏马能经历艰险,但在田里干活就不如牛;坚固的车子能载拉很重的东西,但渡河就不如船。P

14、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 (明•冯梦龙) d8(F,

释:不能根据一两次人们对某人的称赞,就判断某人为君子;不能根据一时的非议,就判断这个人为小人。U

16、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 释:凡提拔平民中人作官,必先对他的德能进行考核。考核完作出结论之后,给以任用。任用后,先交给他一些具体的政事,看他是否具有办事能力,试用合格,再根据才能大小确定其官位;根据官位大小,再给以相应的薪俸。

17、知贤之近途,莫急于考功。功成考,则治乱暴而明,善恶信则直。

释:知人用人最简捷的途径,没有比考核贡献更好的。如果贡献、功劳确实考核清楚了,那治和乱的情况也就表现的非常明显,人的品质好坏、能力高低会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来。

18、馋夫似贤。 (汉•陆贾)

释:用馋言害他人的匹夫,外表装得象圣人一样。

2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 ( (清•魏源) 释:用人的人,取用人的长处,避开人的短处;教育人的人,成就人的长处,去掉人的短处。

八、严格执法守法

1、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

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

2、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

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

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

4、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

6、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荀子)

释:没有功劳就不进行奖赏,立了功的就要奖赏,没有罪过就不进行惩罚,犯了罪的就要惩罚。

78、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 释:不进行教育而光杀人,这样虽然刑罚多但压不下歪风邪气;光教育而不实行刑罚,这样做坏事的人就受不到惩戒。

9、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唐•元结)

释:只奖赏善良的而不惩罚作恶的就会出乱子,只惩罚作恶的而不奖赏善良的也会出乱子。Ef?

18、言多变则不信,令频改则不从。 (宋•欧阳修);{

释:说的话多变人们就不会相信,下的命令频繁改动人们就不会服从。Bm=!VxB8

20、赏不足劝善,赏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宋•欧阳修)kjq

释:奖赏不能够教育人们做善事,惩罚不能够禁止人们为非作歹,这样政权就保

不住。X

21、稂莠不锄,嘉禾不茂;冤愤不泄,戾气不消。g~&(明•张居正)|RM

释:形似禾苗的害草不铲除掉,真正的禾苗就不会茂盛;人们的冤愤不使之宣泄掉,暴戾的气氛就不会消除。4v3

24、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 (汉•司马迁)@qJ]Y

释:职位不能没有功绩就取得,刑罚不能因为高贵有势力就免除。)~%

25、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清•唐甄)ES释:国家难以治理,人们往往以为是难在百姓难于管理,不知道难于管理的并非民众而是官吏。Olm

26、赏罚,政之柄也。明赏必罚,审信慎令,赏以劝善,罚以惩恶。 ( (汉•荀悦))

释:赏罚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措施。赏要公正合理,罚要坚决果断,要慎重对待自己的信用和命令。用赏来激励人们做好事,用罚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2gG

九、加强学习教育

1、敬教劝学,建国之大体;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清•朱舜水)

释:敬重教育、引导人们学习,是建设国家的大事情;举荐起用贤人、培育人才,是作官为政的首要任务。

4、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有学乎! (孔子)

释:君子如想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风俗,恐怕没有比广办学校更合适的了。

6、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孔子)

释:成人教育的法则是:在动机没有发生之前禁止叫预防,正当事情发生时加强教导叫做及时,不超过分寸叫做逊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叫研摩。这四条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十、讲究策略方法r

1、先理纲,后理纪;先理令,后理罚;先理近,后理远;先理内,后理外;先理本,后理末;先理强,后理弱;先理大,后理小;先理上,后理下;先理身,后理人。是以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深,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此乃治国之道也。 ( (三国•诸葛亮) SHqE

释:先确定大政方针,再制定具体措施;先制定法令,再实行刑罚;先治理当前的,再治理长远的;先处理好内部事务,再处理外部;先治理好带根本性的问题,再解决细节问题;先治理好强的,再治理弱的,先治理好大的,再解决小的,先治理好上层机构,再治理下层社会,先治理好自身,再去管理别人。这是由于确立了大政方针,具体措施才能得以实施;制定好了国家法令,才能具体实施刑罚;治理好近的,远的才能安定;治理好内部,外部就会端正;治理好根本,末节就能畅通;治理住强的,弱的就能伸展;治理住大的,小的就能通顺;治理好上层,下层就能正直,治理好自身,他人就会敬重服从。这些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道理。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 老子) ^G

释 :在安定的时候容易管理,凶事未发生时容易解决,问题没弄到最严重时易判断,麻烦事在细小时容易处理。因此,凡事都要在没有定局之前妥善安排,在动乱未发生之前就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y0TxJZhzO

10、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孙武)

(释:在客观实际中蕴藏着谋略,谋略的运用也要根据客观实际。认识了客观事物的矛盾性,就可掌握和运用谋略。谋略不可违背客观实际,凭主观想象去生搬硬套,就要招致失败。 @

11、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者,知人而已矣,安民而已矣,进贤远奸而已矣。无定法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 (清•王夫之) awx[

上一篇:十大高招教你如何提高公务员考试申论成绩

下一篇:2018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A和B卷有什么区别?

12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