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教案 > 生物教案 >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锦集十四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锦集十四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锦集十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小节主要讲述了DNA分子的结构,关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向学生展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而且教材在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后,安排了一个“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的化学组成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对DNA分子直观结构模型的观察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DNA的结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教学难点:

1.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难点突破方案:

1.用直观模型进行教学。

2.用多媒体课件显示DNA分子结构组成的动态过程

3.总结典型碱基计算规律,配合习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具准备:

1.DNA分子的直观结构模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学习,知道DNA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

那么DNA分子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对DNA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那么我们今天就首先来学习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教案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DNA的相关内容。

1.名称:DNA又叫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双链结构。

2.组成元素:C、H、O、N、P

3.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如下图)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N碱基:A、T、G、C,碱基不同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二、DNA分子的结构(该部分主要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在我们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DNA是由脱氧核苷酸构成,那么这些脱氧核苷酸具体是怎样组成DNA的呢?组成的DNA又具有怎样的结构呢?

介绍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简介沃森和克里克的发现过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不断探求新知识和合作的精神)。这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

1.DNA分子的结构

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

结构:双螺旋结构

2.脱氧核苷酸组成DNA分子的过程

具体过程用PPT展示

3.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A与T、G与C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三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1.多样性:由于碱基排列顺序不同,所以DNA分子有多样性,由n对碱基组成的DNA分子中,DNA分子的种类为4n.

2.特异性: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顺序

3.稳定性: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后用氢键连接两条链,所以具有稳定性。

教学总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行总结、概况!

课下作业

完成学案上相应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2

一、版本: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1

二、设计内容: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

三、设计理念

在实施新课程中,需要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根据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引导──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酶的作用,主要探讨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该内容以第4章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学“消化”为基础。学习本节利于“细胞代谢的学习”,利于选修模块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等知识的学习。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ⅰ)。

(2)技能目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索,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ⅱ)。

(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确定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

[解决方法]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入酶的学习。通过实验、资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内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体内,大约每分钟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完全是因为酶的作用,酶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是怎样起作用的?显然应是本节课内容的重点。

教学难点:

①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解决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②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特点,及控制变量的方法。活化能这个名词在高中生物教材体系中是第一次出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这个名词都很陌生。化学反应之所以能进行,就是达到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来不能进行反应的物质发生了反应,是增加了反应物的自由能,还是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实验和类比,必需要让学生理解。在过去几年的高考中,虽然出现了实验设计,但在教材中没有关于控制变量的内容,在本节教材介绍了控制变量的系列名词,但对刚刚接触高中生物实验的学生而言,不能说不是一个难点。

五、设计思路

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入手,引出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再从教材提供的问题探讨──斯帕兰札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进入学习情境,是有趣的,并能和学生已有经验──对消化酶的了解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对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基础切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既然学生们知道无机催化剂的作用,就让学生通过比较实验来认识酶的催化作用以及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教师在安排学生做实验时要注意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落实好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的实验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建议教师利用直观的手段(绘图或电子幻灯等)将实验的装置特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装置分别向学生展示,以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和讨论的效率,或者采取分组实验进行实验讨论(此法效果很好)。

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体会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再通过对实验中自变量改变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中如何控制变量。显然,这种编排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确认和控制变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感知酶的作用,顺理成章引入酶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知识点。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图解和文字叙述,指出酶能够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通过形象、直观的图解和文字说明以及绘制“没有催化剂、无机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曲线”的比较,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催化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催化作用更加显著),利于学生理性认识。

六、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实验材料、器材

七、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材料用具的准备;ppt课件制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内容

处于生活状态下的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时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利用这些物质和能量维持自身的各项生命活动,进行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概念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非常重要。另外,学生已具备做科学的能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积极动手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十分有益,因此本节课初步引入对照实验和控制变量。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初三、高一阶段化学的学习,对于纯化学反应已熟悉,但是对于细胞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生物催化剂──酶的认识有限。工业制氨的化学反应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下进行的,细胞内部却是常温常压温和状态,而细胞代谢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的进行应该有生物催化剂──酶的参与,才能使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引入对酶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探讨活细胞内酶的本质和作用、探究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2.能力目标

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鼓励评价法、比较说明法、卡通图片法,

2.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设计实验表格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精心设问,步步深入(5分钟)

[新课导入] 已近中午了,大家的肚子一定饿了。为什么肚子会饿呢?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呢?

[问题探讨]图示1783年,斯帕兰扎尼“鹰与笼子”的实验,探讨相关问题及实验的巧妙之处。

[对比说明]工业制氨的条件是什么?

细胞内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但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依然高效有序的进行,原因何在?

[提出课题]酶的作用和本质

激发学生兴趣,让大脑快速进入思考状态。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鸟类的胃不仅有物理性消化,还有化学性消化。

回答:

高温、高压、催化剂

推测:

细胞内有生物催化剂。

为引入新课作铺垫。

此实验是开创了酶研究先河。其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实验设想,结论与推论等过程及创新思维的意识对学生有学习与借鉴的意义。

[新课]探究研讨,引议释疑(30分钟)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20分钟)

引导思考,设计实验,验证酶的高效性

[实验原理及材料]我们知道过氧化氢可以在fe3+催化下,分解成水和氧。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如果给你新鲜的动物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氯化铁溶液,以及必需的实验用具,你能否设计实验?

[提示1]酶的高效性是相对谁而言?

[提示2]反应物怎么选择呢?

[提示3] 因变量是什么?

[提示4] 观察那些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提示5]实验预期和结果讨论。

提问:为什么酶具有高效性?

[此实验为特别补充内容]

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过渡]细胞代谢包括很多化学反应,不仅反应速度快,而且有条不紊地进行,这说明酶作为催化剂,不仅具有高效性,还具有专一性。

提示:怎样理解专一性?

我们知道木瓜果汁含有木瓜蛋白酶,嫩肉粉中也含有蛋白酶制剂,如果给你木瓜榨汁,嫩肉粉,牛奶、豆浆、淀粉溶液、碘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请根椐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和的实验用具,能否设计实验验证酶的专一性?

[小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学生实验一]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

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

回答:无机催化剂

思考:是让无机催化剂和酶各自催化一种呢?还是催化同一种物质呢?

回答:过氧化氢分解速度

回答:

气泡的多少及产生速度

点燃的卫生香复燃情况

结果: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比氯化铁的催化效率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回答:降低了活化能。

参考教材利用卡通式插图,结合文字叙述,形象描述。

[学生实验二]

[小组讨论]:应该体现在酶只能催化某种特定的反应,而对其它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选取何种酶?选取何反应物?如何设计对照?如何鉴定结果?预测结果?

理解关于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对照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感性认识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将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

[实验一]是用两种不同的催化剂来催化同一种物质[实验二]是用同一种酶来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让学生了解设计实验的思路是怎样的?怎样选材?怎样设计对照?从而加强实验技能的训练。

教师特意设置二个小陷阱,①是让学生自行选取择蛋白质的鉴定试剂,巩固其使用方法。②材料丰富,根据实验需要,懂得取舍,不可贪多。

二、酶的本质(10分钟)

1.从人物的角度来看

2.从研究结果的角度来看

从观察到到问题,从问题到猜测,从猜测到实验,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做科学的必然步骤,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

[补充]

(1)如四膜虫的rrna前体具有催化活性。(2)目前已有发现具催化活性的dna的报道。

3.引导与激励

结合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及萨姆特历时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谈谈马克思的话的理解。

[小结]酶的本质

[资料阅读,探索酶的本质]

完成课本82页基础题一,体会几位科学家的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每位科学家的科学结论中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

[小组讨论发言]

在酶的发现历程中,由胃的物理性消化→胃的化学性消化 →从胃液中提出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脲酶结晶的提取→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提取出多种酶的蛋白质结晶→指出酶是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进一步完善了酶的概念。

[小组感言]

科学无坦途。

科学的苦与甜。

[小组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培养学生继承、创新、实事求是和大胆实践等科学精神和态度。

引导学生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提高学生分析与推理能力的过程。

激励性评价:科学知识都不是一承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唯有上下求索,才能做到科研无止境。你也可以未来科学一颗闪亮的星星。

促进学生积极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课后进一步探究] (5分钟)

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鸡蛋、水、唾液、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理解酶的本质

训练实验思维。

五、教学小结

细胞作为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不断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新陈代谢。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对于细胞高效有序地完成各种生理作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有关酶的本质的探索也处于不断不断完善中。近年来,酶工程的发展为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活力,而这点点滴滴的进步既归功于大胆的猜想,又归功于科学而巧妙的实验设计,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推理和实验去解决问题,那么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无形中发现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希望明天的科学之星就是你。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

1.在资料分析中,进一步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一: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体现的。

资料三:人的学习等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资料四: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

小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从原来的“了解”水平提高到了“说明”水平,教材中本部分内容从回顾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开始,让学生感知他们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并且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教材中详细描述了各探究实验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具有很好的启发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

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二)能力目标:

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

3.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

4.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过程中的各实验设计、优缺点和结论。

难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各实验如何巧妙地连接起来,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中学习过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而且生活实践中也对光合作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却很陌生,关键对于我们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知之甚少。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结合问题、讨论、比较、归纳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再现科学发现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

(2)细胞凋亡的含义。

2.教学难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老年人的特征

以老年人的衰老特征提问,引出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二、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衰老或死亡。

2.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三、细胞衰老的特征

细胞衰老的特征:一大(细胞核)

一小(细胞体积)

一多(色素含量)

四低(代谢速率、酶活性、呼吸速率、运输速率)

四、细胞凋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

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细胞凋亡举例

蝌蚪尾的消失、胎儿手的发育

3.细胞凋亡的特征

有益、主动

4.细胞凋亡的意义

完成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五、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1.细胞坏死的概念

种.种不利因素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2.细胞坏死举例

割伤、烫伤的细胞

3细胞坏死的特征

有害、被动

4.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区别

凋亡强调主动、有益,坏死强调被动、有害。

六、课堂练习

书后练习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7

【考纲要求及学习目标】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重难点分析】

重点:伴性遗传的类型和特点

解决方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搞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分别运用正推和逆推的方法归纳各种伴性遗传的特点,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方法】

为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引入复习课题,分析近4年甘肃(新课标Ⅱ)高考题涉及到本节内容的题目分布情况,要求学生提出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疑难问题。

2、教师整合学生问题,给出本节复习要点:(1)生物性别决定方式。(2)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

(二)讲授内容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1、学生阅读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方式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根据关键词“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简单复习性别决定相关知识。课件展示性别决定过程,并及时进行针对训练。

3、课件展示X,Y染色体的形态,引出伴性遗传的几种方式。

【针对训练1】关于果蝇性别决定的说法,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A)

①性别决定的关键在于常染色体②雌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③雄性产生含X、Y两种性染色体的精子且比例为1∶1④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①④B.③C.②D.①和③

【针对训练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叙述,正确的是(C)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一定的性别相关联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二、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人类红绿色盲

1、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让学生写出色盲基因和正常基因。

2、让学生说出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请学生上黑板写出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3、布置学生思考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出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针对训练3】下图是一色盲的遗传系谱:

(1)14号成员是色盲患者,致病基因是由哪个体传递来的?用成员编号和“→”写出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1→4→8→14。

(2)若成员7和8再生一个孩子,是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是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

三、分析伴X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学生说出控制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显性基因,并写出患病基因和正常基因。

2、学生写出正常人和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师生共同归纳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针对训练4】一个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该病为X显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为下列的指导中有道理的是

A.不要生育?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只生男孩

D.只生女孩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8

1.基本单位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脱氧核糖通过脱水缩合而成。由于构成DNA的含氮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因而脱氧核苷酸也有四种,它们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分子结构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由两条DNA反向平行的DNA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DNA链:由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的5号碳原子端的磷酸基团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磷酸二脂键,由磷酸二脂键将脱氧核苷酸连接成链。

⑵5"端和3"端:由于DNA链中的游离磷酸基团连接在5号碳原子上,称5"端;另一端的的3号碳原子端称为3"端。

⑶反向平行:指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中,总是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对,即一条链是3"~5",另一条为5"~~3"。

⑷碱基配对原则: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时,A与T配对、C与G配对。双链DNA分子中,A=T,C=G(指数目),A%=T%,C%=G%,可据此得出:

①A+G=T+C:即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数相等;

②A+C(G)=T+G(C):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的数目相等;

③A%+C%=T%+G%=A%+G%=T%+C%=50%:即任意两不互补碱基含量之和相等,占碱基总数的50%;

④(A1+T1)/(C1+G1)=(A2+T2)/(C2+G2)=(A+T)/(C+G)=A/C=T/G:即双链DNA及其任一条链的(A+T)/(C+G)为一定值;

⑤(A1+C1)/(T1+G1)=(T2+G2)/(A2+C2)=1/[(A2+C2)/(T2+G2)]:DNA分子两条链中的(A+C)/(T+G)互为倒数;双链DNA分子的(A+C)/(T+G)=1。

根据以上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方便的计算DNA分子中某种碱基的数量和含量。

高中生物dna分子的结构练习

1.DNA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2.某生物细胞的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占38%,则C和G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

A.76%B.62%C.24%D.12%

3.将标记的DNA分子放在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的DNA占总数是( )

A.1/16B.l/8C.1/4D.1/2

4.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

A.G与CB.A与CC.G与AD.G与T

5.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

A.l:2:3:4B.3:4:l:2

C.4:3:2:1D.1:3:2:4

6.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7.DNA分子复制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8.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减数分裂的概念(D:应用)。

2.精子的形成过程(D:应用)。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CAI软件:哺乳动物晕丸示意图;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形成图解。

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与启发、提问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概念

结果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部位:(精巢)的曲细精管中精原细胞(原始生殖细胞)—→精子(成熟的生殖细胞)

2.形成过程

(1)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染色体会有4条染色单体。引言: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

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

(回答:略)

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提问:在讲述新课以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

(回答:略。)

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那么,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是怎样分裂的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

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

2.要保持生物体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阐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讲述: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问题便迎刃而解。事实是怎样的吗?

1883年比利时学者耐登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这和我们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既然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如何减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首先我们应对减数分裂的概念有所了解。

减数分裂的概念(教师主要讲述以下三点):

范围: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概念: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讲述:下面我们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具体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部位:精巢的曲细精管中。

(CAI课件显示哺乳动物精巢示意图,曲细精管处闪烁3次。)

讲述: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也就是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当雄性动物性成熟后,精巢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经过减数分裂以后,精原细胞就形成了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下面我们看一看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子的形成过程:

(CAI软件动态显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讲述:大家先看两遍减数分裂的过程,建立一些感性认识,在我们具体学习减数分裂过程前,先讲述几个概念。

讲述:像受精卵细胞中两条稍大一些的染色体,它们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其中一条浅色的表示来自精子,即父方,另一条黑色的表示来自卵细胞,即母方,这两条染色体叫做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所示的受精卵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讨论: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

讲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联会结果就形成了四分体,即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

讲述:在学习了上述概念的基础上,我们来看看精子是如何形成的。

(CAI软件示精子的形成过程;略。)

讲述:精子是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在第一次分裂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缩短变粗,染色体复制以后,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联会,形成四分体,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同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便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也减少了一半,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从次级精母细胞开始的,细胞未经染色体的复制,直接进入第二次分裂。在细胞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前面所学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相似,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这一位置后,接着进行分裂,于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与此同时,细胞分裂,结果生成了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过变形后成为精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最后生成了四个精子,减数分裂结束。

总结提问: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后,形成的细胞叫什么?

减分I间期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2.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各生成了什么细胞?

减分I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

减分II

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3.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是由两次分裂中的哪一次分裂决定的?减数第一次分裂

4.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其特殊性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配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等复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在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与有丝分裂相似。因此,减数分裂是特殊形式的有丝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0

杂交育种

1、原理:

2、举例:有两个不同的番茄品种,一个是抗病、黄果肉(ssrr),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的品种(SSRR),目标是培育出一个能稳定遗传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品种(ssRR)。写出育种过程。

3、方法过程:

4、优点——最简捷、常规

5、缺点——育种年限长,进程缓慢

一、诱变育种

1、原理:

2、方法:(1)(2)

3、实例: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培育

4、优点:(1)能提高变异的频率;(2)短时间内改良生物品种的某些性状;

(3)改良作物品质,增强抗逆性。

5、缺点:有利个体不多,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工作量大。

二、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减少)

2、方法过程:杂交→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

3、优点:(1)(2)

4、缺点:技术难度高,不能独立进行

5、实例:现有宽叶、不抗病(AAbb)和窄叶、抗病(aaBB)两个烟草品种,目标是培育宽叶、抗病(AABB)的新品种。写出育种过程。

三、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2、方法过程:选材→诱导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新品种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

3、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写出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

五、转基因技术

1、原理:

2、方法过程:

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

3、优点:定向改造遗传物质,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目的性强,针对性高。

4、缺点:技术性高,可能引发生态危机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要达成这一目标,讲授过程中就应该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为主线,首先联系初中知识引导学生说出蛋白质有哪些重要功能,再结合教材中蛋白质主要功能示例,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在了解了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后,重点学习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学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运用刚获取的知识对人工合成蛋白质进行探讨,在探讨过程中理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最后再次呼应“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实例中更深刻的知识,进而回归主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根据以上对教材编排的理解,将本节知识目标定为: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的种类。

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 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

本节能力目标为:

1. 尝试建立氨基酸结构通式的球棍模型(模仿水平)。

2. 使用球棍模型演示脱水缩合过程,肽链形成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独立操作水平)。

3. 能够利用多媒体搜集相关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本节情感目标为:

1.体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大致合成过程(感受水平)。

2.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初步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特别是对连接各原子间的化学键感到尤为困惑),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模型模拟或图解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引导回顾初中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交流归纳蛋白质的功能

播放一则洗发水广告

激发思考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关系

引入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学习

学生活动:观察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

讨论、总结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尝试用球棍模型模拟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拓展思考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其他性质

引出氨基酸种类的学习

利用强烈的数据对比,过渡到氨基酸怎样形成蛋白质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并观察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尝试描述

启发引导完成旁栏思考, 并讨论肽链的空间结构

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

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介绍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师生共同探讨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过程

导出蛋白质的多样性原因

总结、评价回归主题

三、教学实施过程

学习阶段

教师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问题导学

主动获取知识

加工信息,主动探究,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

阐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促进理解

系统总结

教师投影一则洗发水的产品介绍。启发思考:在洗发水中都含有哪些成分?为什么氨基酸能有效修复发质?发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评价回答,总结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命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氨基酸有哪些特点呢?

展示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

引导启发:

教师组织与引导

1.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是什么?

2.四种氨基酸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差别之处?

教师给与必要的补充,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3.尝试写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教师巡查学生书写情况,启发学生依据书写情况与教材作对比来发现问题,强调结构通式的不同写法。

引导学生通过球棍模型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特别要形成其空间结构的认识:(通过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理解,为下一步的理解肽链的空间结构做铺垫 )

桔红色球:氢原子

黑色球:碳原子

绿色球:氧原子

蓝色球:氮原子

小铁棍:化学键

弹簧棍:碳氧双键

(要求)装配出一个甘氨酸或丙氨酸

深入探讨:

1. 我们插装的甘氨酸的侧链基团是什么?

2. r基的不同如何决定氨基酸种类的不同?尝试用模型变换(课下完成)

3. r基上能不能含有-nh2 或-cooh?

课件展示特殊氨基酸

赖氨酸(含-nh2)

天冬氨酸(含-cooh)

启发引导:

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而据估计,生物界的蛋白质种类多达1010~1012种。

氨基酸是怎样形成蛋白质的呢?

根据由部分到整体的认知规律,

先引导: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过程

讨论:

1.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2.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生成一个二肽,失去几分子水?

3. 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失去几分子水?

4.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呢?

演示:

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两条链的过程

1. 拿一条两头系有不同颜色紧扣的绳子表示一条多肽链

2. 拿剪刀从中间剪开表示肽键的断裂

思考:肽键断裂后需要作出哪些修饰,使其形成两条完整的多肽链?

评价学生回答加以总结教师组织与引导

引导学生观察: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

完成“思考与讨论”

利用课前搜集的有关人工合成蛋白质材料,联系本书的科学家访谈:

1. 如果你是中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科研领导小组的成员,你认为首先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免少走弯路?

2. 设计一个怎样的方案,以期更科学、更合理?(方案要合理)

3.如果人工合成的牛胰岛素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你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分析?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出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四大原因。

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蛋白质功能实例中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的适应这一生物学观点。

讨论:

1.对于蛋白质的功能,你还能作出补充吗?

2.人类研究蛋白质的功能有什么意义?

教师组织与引导。

展示知识概念图。

本节课要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原因。

思考回答: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如羽毛、肌肉、头发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

思考回答:c、h、o、n等。

观察对比, 尝试用语言描述。

倾听,并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总结氨基酸在空间结构上的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

1.甘氨酸的侧链基团是氢基

2.学生初步思考

3.r基上可以含有-nh2 或-cooh,进一步理解 “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nh2 和-cooh”

获取信息,主动思考,体会巨大的数字差别蕴含有哪些信息。

观察“氨基酸脱水缩合示意图”,阅读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文字、图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尝试利用手中的模型模拟此过程。

根据模型作出描述。

思考作答。

总结得出公式:

形成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分子数-肽链条数。

主动参与交流表达,更深入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整合资料信息,能说出几个关键步骤。

2.方案要合乎生物学原理,合成后的牛胰岛素要验证其是否有活性。

3. 合成多肽链时少一个氨基酸分子。

合成多肽链时,氨基酸的连接顺序出现错误。

合成多肽链时,未严格按照规定的17种氨基酸进行合成。

未严格按照其肽链折叠方式进行合成(意思对即可)。

能够深层挖掘,作出相应描述。

回答问题,了解“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的研究进展及成就。

学生能回答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分子的结合方式,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及其与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同时为知识点的切入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为讲述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做铺垫。

考虑到这里出现的“基本单位”一词,学生接受可能有些许困难,所以采取了直接讲授的方法。

这一环节的教学属于本节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其主动感知知识的形成。

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有限,通过动手环节会更直观,突破学习难点,进而加深对各学科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激发学生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吃透知识的能力。

通过强烈的数字对比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利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由易到难,逐步推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利用演示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体验角色变换的快乐,同时考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

强调科学发展的过程,渗透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

回归主题,阐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激发学生对科技前沿研究工作的兴趣。

通过总结使学生获得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基本认识。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2

1、教材地位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级中学课本生物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之前的序。新教材以“科学家访谈”代序,是对传统教科书绪论的突破。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访谈的是我国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邹承鲁教授。邹承鲁院士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大分子,其研究工作与本模块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因此,本课时起着新课导入的重要作用。

2、重点难点

教材通过介绍邹承鲁院士的工作,比较了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阐述了学习、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意义,解决了“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这些是本课时的重点。

“访谈”既涉及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也涉及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给学生多方面的启迪,尽量让他们领悟应该“怎样学”科学是本课时的难点。

学情分析

因为本地区初三一年无生物课,所以高一上生物课,学生感觉有点陌生。心理学告诉我们,第一印象即首因效应,它是指第一次接触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往往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高一首堂生物课至关重要。本课时一是内容少,二是具有较高的抽象性。鉴于这些原因,我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既通过穿插课前资料收集、课堂设置问题情境、小组讨论和归纳,来渗透新课程基本理念,又设计有漂亮的多媒体画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第一印象,未来更好调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记住邹承鲁院士做学问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比较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人工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意义。

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记住邹承鲁院士最想对高中生说的话。

能力目标

通过布置课前资料收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小组讨论和归纳,让学生熟悉他们自己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邹承鲁院士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的热情,让他们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志向。

通过课程中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的践行,进一步体会科学家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一)教法设计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一年未学生物学的实际,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熟悉他们自己课堂上常用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许久未学生物学,所以导入新课是关键的第一步设计。既要有跨越式的承上启下的知识设问,又要有引起兴趣的多媒体动画。我提问,万物苍生之生命精彩最早源于什么环境(有动画)?能表现出生命特征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什么?其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什么?这些提问起到了良好的导入作用,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转到蛋白质等知识点上了,也就和邹承鲁院士的工作挂上了钩。为培养学生对概念进行比较和梳理的能力,我采用先阅读,后归纳的设计,将天然蛋白质和人工蛋白质的区别和联系比较得一清二楚。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的精神,我对“访谈”中的多个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为了讨论有的放矢,我事先列出了阅读和讨论提纲。而事先布置的课前资料收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同时,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至此,学生对常规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就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就意谓着有一个成功的开始。

(二)学法设计

本课时通过师生提问对答导入新课。采用先出示阅读和讨论提纲,后阅读,比较,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访谈”,即学生全体得到了自主学习的锻炼。分组讨论的时候,有辨析,有争论,有研讨,学生在参与意识和合作及探究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强大的锻炼。而事先布置的课前资料收集,又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学习和搜索资料的能力又有了提升。另外,关于科学家的创新、团队合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比较抽象,学生一时半会儿难以深入理解。但是,至少要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注意多多体会。最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再次强化“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这些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也得到了全面地渗透。

(三)媒体选择

1、多媒体课件

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内有原始生命起源的动画)

2、结晶牛胰岛素的模型一个

教学程序

利用课件,全新视觉动画展示,引入新课。

引出所学的知识和所要“访谈”的人物。

(一)流程图

教师事先拟好讨论提纲,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中心发言人阐述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引导。

部分学生介绍生命科学最新进展,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事先收集汇总的相关总资料,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小结,强化“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3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阅读教材P85~86)

1.类型[连线]

2.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阅读教材P86~88)

1.染色体组

(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一组染色体。

(2)写出图中的染色体组:X、Ⅱ、Ⅲ、Ⅳ或Y、Ⅱ、Ⅲ、Ⅳ。

2.二倍体、多倍体

项目起点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实例

二倍体受精卵两个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多倍体受精卵三个或三个以上三倍体香蕉和四倍体马铃薯

3.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育种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形成多倍体植株

(2)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人工诱导用秋水仙素处理

染色体数目加倍,正常纯合子

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

(阅读教材P88)

重点聚焦

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3.什么是染色体组?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育种方法有哪些?

[共研探究]

1.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2)图2表示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

项目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突变

本质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发生变化

的基因的

数目1个或多个1个

变异水平细胞分子

光镜检测可见不可见

[总结升华]

1.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

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

缺失一条正常染色体断裂后丢失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果蝇缺刻翅、猫叫综合征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连接到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果蝇棒状眼

续表

类型定义实例示意图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某种夜来香经常发生

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180°后重新结合到原部位引起的变异。基因并不丢失,因此一般生活正常普通果蝇3号染色体上某些基因

2.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图所示)

【易错易混】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

染色体易位交叉互换

图解

区别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对点演练]

1.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C.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了180°

解析:选CDNA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选项A、B、D依次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重复和倒位。

2.图1和图2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则二者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D.重组和重组

解析:选A图1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2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案篇14

一、基因突变(阅读教材P80~82)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原因外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等内因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

4.特点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不定向性:可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5.意义

(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6.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由正常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易发生红细胞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二、基因重组(阅读教材P83)

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比较

类型发生的时期发生的范围

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

3.意义: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聚焦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

3.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

4.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哪些重要意义?

上一篇:生物教案范文(通用13篇)

下一篇:水中的生物教案十一篇

12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