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关于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十一篇】

关于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十一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十一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鞋匠的儿子》这篇课文通过写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以后,在准备上任前,首次在参议院进行演说,受到众参议员的当众羞辱。林肯虽然是个出生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是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仁慈正义、自信从容,捍卫了人格尊严,赢得了所谓“优越的人”的`掌声,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信任、爱戴与尊敬。

由于本文的体式是演讲辞,主人公是靠语言来征服侮辱、嘲笑他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反复悟读,在读的过程中领会一些词语的意思,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受到林肯精神的感染与熏陶,从而对林肯产生爱戴和崇敬之情。比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抓住“非常”、“一定”、三个“永远”几个关键词,以“初读——感悟——再读”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这两句里连接出现三个永远,各有妙用:第一个“永远”表示牢记那位议员的所谓忠告,因为他是有着森严等级观念的,有了这种观念,国家怎么能真正统一?第二个“永远”表示永无回避、更改之意,鞋匠也是个正正当当的人,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多么光明磊落的态度。第三个“永远”是对身份卑微的父亲的赞美。“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反复读,把自己当作林肯,运用角色体验,学生才能明白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评价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的判断能力不强,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能运用好它,会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的重点是分析感悟林肯的第一段话,在提出:“从三个永远中你们能看出什么,体味到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谈出了许多有观点的见解,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没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较好的评价。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内心深处稍纵即逝的心理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注意充分发挥评价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2】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感受林肯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树立正确地人生态度,做一个自信、坚韧的人。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

1、直接揭题:鞋匠的儿子

这个鞋匠的儿子却是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本文讲叙的就是林肯首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发生的一段往事。

2、检查新词:尴尬、羞辱、嘲笑、赞叹、非议、讪笑

相机理解词语:尴尬——找近义词非议——诬蔑

3、利用上述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林肯首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他却以伟大的胸怀,出众的才华和自信赢得了参议员们的赞叹。)

二、建立专题,研读课文

1、相机出示: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部化成赞叹的掌声。

是的,导致这次辩论是林肯父亲是个鞋匠,他和参议员对自己的鞋匠父亲有着不同的看法。

2、齐读这句话。

三、研读“嘲笑”、“眼泪”,感悟“鞋匠”

1、这“嘲笑”包含着什么?重读1——5自然段。找句子,说感受,展示感悟朗读。

(羞辱、讥讽、嘲笑、挑衅、威胁、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感到,朗读——“林肯先生,在你演讲之前,请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2、教师小结提升,齐读。

教师小结。板书。

3、这“眼泪”又包含什么?重读5——7自然段。找句子,说感受,展示感悟朗读。

A、他敬仰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伟大、尽责)

B、他怀念父亲,朗读——“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虽然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永不忘本,保持本色)

C、他感激父亲,朗读——“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赋予生命、做鞋艺术、做人道理)

D、他崇拜父亲,朗读——“对参议院里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永远的楷模、偶像)

……

小结,板书。

四、再读课文,感悟“林肯”

1、我们再来朗读一下林肯的这几句话,体会这几句话的涵义。并且从他们的这些话中体会到林肯是个怎样的人?这与他的父亲有什么关系吗?

(自信、坚韧、宽容……凭自己的智慧和宽容,赢得了尊严和尊重。)

2、出示拓展材料。

18(7岁)他的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18(9岁),母亲去世。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落选。

同年(23岁),工作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未获入学资格。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

同年年底(24岁),再次破产。接下来,他花了16年时间才把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这次赢了。

1835年(26岁),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29岁),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回当选了。前往华盛顿特区,表现可圈可点。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1850年(41岁),第二个儿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岁),竞选美国参议员,落选。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内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张。

1860年(51岁),当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1861年(52岁),美国内战爆发。

1862年(53岁),第三个儿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岁),再度当选总统。

3、从这里,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小结:是的,正如书上所说:批评、讪笑、非议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这也是作者的感悟。(林青玄)

4、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用一两句简洁的话写一写你的感受吗?试着写一写。

同学试写。巡回指导。

六、展示感悟,拓展升华

1、展示自己的名言,评价。

2、总结全文。

3、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林肯传》,进一步认识了解林肯,并准备交流林肯的故事。

人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身。悲惨的失败往往取咎于自身心灵的崩溃。

普通的人也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傻人受到一点点的批评就会发起大脾气来,可是聪明的人却急于从这些责备他们、反对他们,和“在路上阻碍他们”的人那里,学到更多的经验。——卡耐基

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

如果你拥有一颗伟大的心,那么,你就能跨越赞誉与诋毁、荣誉与耻辱。

无论地位如何,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尽责,便是伟大。

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板书设计:

鞋匠(和)的儿子(伟大)

嘲笑(羞辱、讥讽、蔑视、挑衅、威胁、……)

赞叹

(自信、坚韧、宽容、真诚、尽责……)眼泪(敬仰、怀念、感激、崇拜……)

启示:

林肯出身地位低下,父亲是个卑微的鞋匠。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宝岛作家林清玄,是一位出身很贫穷的作家,他对林肯的故事——《鞋匠的儿子》有强烈的共鸣,因为他们都是普通的人,却拥有伟大的心。

鞋匠的儿子本普通,在“优越的人”面前,他是“卑微”的。众多出生名门望族的议员对鞋匠的儿子要当总统,感到“尴尬”,想要“羞辱”他。然而林肯却说:“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三个“永远”让高贵的议员们“静默”。他们被林肯对父亲的爱,永不忘本的真诚与自信所震撼。

鞋匠的儿子本普通,但“做鞋的艺术”却不普通,高贵的人脚上不也穿着鞋匠手里出来的鞋吗?一颗愿意“尽可能”为人“修理或改善鞋”的心怎能不伟大,所以“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伟大的人是行动的巨人。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人要挺直自己的脊梁,在非议、嘲笑的面前,不能退缩。也许林清玄正是要通过《鞋匠的儿子》告诉我们林肯在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参议员的羞辱面前,不卑不亢,昂起自尊自信的头颅是值得赞赏的;告诉我们批评、讪笑、毁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台阶;告诉我们普通的人应该有一颗伟大的心。

【篇3】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 草原

16 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 3.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难点: 1.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学会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指名读 3、同桌相互读。齐读。 4、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适当指点。 6、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稍作交流。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默读课文:写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2、指导学生交流。(段意略) 3、指导感情朗读,初步感受草原的美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的美丽怡人,那么草原人民又是怎样热情好客的呢?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草原特点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让学说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3、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美丽,草原人民又是怎样待客的呢?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2)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 (1)作者描写草原的美丽怡人是如何来表达的? (2)找出有关词句多读读 2.讨论第2题: 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 B、读后讨论交流。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乐、热情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体现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②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③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完成《补充习题》余下的内容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领略到草原的大和美了吗?你体会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了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一想,说一说吗?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练习5   板书设计: 16、草原   天:可爱、明朗 景色(美丽) 地:一碧千里   会见    远迎 情谊(深厚)   款待 话别

【篇4】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6

练习6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倒顺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知识,丰富语言感觉,学习欣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练习6。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我们使用的语言很有趣,有的词倒个个儿,就变成了另外一个词,请同学们欣赏“语文与生活”第一部分的相声。 (1)练读这段相声,重点注意加点的词。 (2)学生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词义和用法)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说出每组加点词的区别。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倒顺词的规律。 3、指名同桌两人读相声。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认真读题中的每一对倒顺词。(要求学生体会它们的意思是否相同)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小结。(有的一组倒顺词词义有区别,有的没有大的区别)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大风歌》。 (1)学生自由地读诗,对于像“兮”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同学。 (2)教师范读。(读出诗的磅礴的气势) (3)学生对照题中注释大致理解诗意。 (4)集体练读,同坐练背。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欣赏。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诗中表现出刘邦的英雄气概,有磅礴的气势”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自己读后的感受。 (3)拓展。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欣赏。 (4)师生评议。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给家乡孩子的信》。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宽广、事物、希望”等词的写法,并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 (2)“语文与生活”第三部分。 学生再次听录音,边听边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倒顺词。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想出的倒顺词。 教师要求学生练习把自己想到的倒顺词补充到相声中去。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读题目的要求,回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思考: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2、指名学生回答这句名言给了你什么启发。 3、齐读部分名言。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指导。 (1)让学生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或说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教益,或对照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或说出对自己的鼓舞和激励) (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 (4)分组练说。(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2、练习。 (1)每组指派代表上台练说。 (2)师生评议。 3、反馈小结。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撒、鞭”。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这两个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1)学社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2)练写这两个字。(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儿。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毛笔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在今后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希望说话的同学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洪亮、速度适中,听得同学要认真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认真第22课,初步理解第一首诗的意思。

【篇5】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6

习作六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通过对家乡名人的采访,了解他(她)的特长以及奋斗的历程,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如何把通过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叙述时应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自己家乡的名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那些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那些“技术标兵”、“种田能手”、“养鸡大王”……也可以称得上地方上的名人。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名人”呢?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吗?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根据课前的采访记录,用一句话说说你所认识的名人的事迹。 通过   ,我认识了名人  ,他  。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指名汇报。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过渡:我们的家乡的名人还真不少。你了解他们具体的事迹吗? 2、当我们面对“名人”是,心情会是怎么样呢?(激动、胆怯、紧张……) 3、请同学们把上一周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分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汇报采访实录。 (3)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 采访他,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你有没有哪些优势? 能不能谈谈你的采访过程? 你是怎样想到要采访他的?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有哪些事迹令你感动? 除了在文中你对他所写的这些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想向大家补充的? 经过这次采访,你得到了哪些经验?有哪些话要告诉大家?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所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先把我们的采访实录交流一下,然后再进行调整、修改,特别要注意: (1)采访前的想法 (2)采访中了解到的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 (3)采访后的感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写人物类的作文,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习作七

【篇6】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四

练习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4(教师板书)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语文与生生活”中的第一部分,体会舅舅说的话的意思。 (2)读顺第二部分的句子。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句子: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指名读。 交流句意。 齐读。 2、出示第二部分的五个句子,指名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教学“语文与生活”的第二部分 (1)学生读五个俗语,看看各自是讲什么的。 (2)师提问:这些俗语分布很广,你们听说过吗? (3)试着说出他们的意思。 3、教学第三部分 (1)教师由上一部分的教学到导入俗语的地域性。 (2)要求学生当堂回忆生活中的"俗语。 (3)指名说一说。 (4)教师拓展: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发现和搜集俗语。把语文学习与 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子音。 (3)同位说说每条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习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通过读讲词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集体练习读 (2)集体一齐背诵,指名背。 五、课堂练习。 背俗语和成语。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俗语和成语,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注意积累。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试着说说如何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重点: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教学难点: 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4。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读“写好钢笔字”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朗读这段话,观察书写格式。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 明确练习要求 2. 观察书写格式,说出哪些字与相连的字相差大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口语交际:学会做解释 1、师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别人误会。这时你可以适当做解释。解释时要态度诚恳,心平气和,说明原委。碰到下面几种情况,应该怎样做解释呢? 2、每个学生任选一条认真读题,做好演练准备。 3、提示学生想清这样几个问题: (1)向谁解释,注意称呼和礼貌用语。 (2)解释什么,这是说话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对方的误会,说明原委。 (3)怎样解释,也就是解释要注意方式方法,寻找适当时机。 (4)解释时还要注意态度,要使对方愿意听你解释,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声练说。 5、同桌互说。 6、当众演练,师生评议。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练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2)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六、总结提升 今后,当我们被别人误会了,我们该怎样解释呢?我们应注意什么呢?(指名学生回答)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宽容他人,又能得到他的宽容。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学会第十五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篇7】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21 鞋匠的儿子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浓郁的辩论色彩的文章,记叙的是林肯首任美国总统到参议院演讲时发生的一段往事。课文语言平实真挚,多处构成对比,极富感染力。尤其是林肯说的三段话,言辞恳切,结构严谨,层层递进,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学训练的好教材。纵观全文,故事情节简单,内容通俗易懂,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情节内容,更应着眼于林肯朴实真诚﹑富有张力的语言表达特色,引导学生在赏读中品析语言﹑构建语言。

二、学情分析

作为演讲辞,有比较浓郁的辩论的色彩,这对于小学生而言缺乏阅读经验,为此,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这种体式文章的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林肯是一位具有很强魅力的政治家,应当让学生有阅读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人文熏陶。本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清玄,他也是一位出身很贫穷的作家,所以他对林肯的故事有强烈的共鸣,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林清玄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主旨。

三、教学要求:

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文;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讲策略。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联系上下文,领会“尴尬、名门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词语的意思,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文;

3.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讲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林肯,了解林肯的生平。

1.让我们一起来写林肯的名字。

2.出示林肯的生平,了解林肯的不朽功勋。

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林肯了吗?或者说你能来谈林肯给你的感受了吗?

引导学生体会到他是美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

(设计意图:学生不了解林肯,就很难真正地走进课文,去体会林肯在面对批评、讪笑、诽谤时的自信与潇洒)

二、整体感受当时参议院的气氛,从平静的文字表面体会“羞辱”。

1.同样令人叹服的是,林肯是一位鞋匠的儿子。板书课题:鞋匠的儿子。在你看来,鞋匠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2.请你自读课文,读完后来告诉大家,在参议员们看来,鞋匠又是个怎样的职业?

3.交流:

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当时美国的参议员们大部分出身于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优越的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

(1)理解“尴尬”:通常情况下,怎样的时候是尴尬的时候?

(2)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怎会使“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

(设计意图:1、整体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2、在整体读的基础上,通过对“尴尬”一词的理解来达到让学生感受当时气氛的目的。)

三、细读课文第三四节,直面“傲慢”与“羞辱”。

1.读第三小节。看谁能读出这一种“傲慢”?这难道仅仅是傲慢吗?你还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味道来?

(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2.你认为这种种意味都集中于这句话的哪一个词上?你能听出来吗?

3.这句话读的指导。

4、然而不仅仅是一个参议员,所有的参议员都参与了这个羞辱新总统的行动。他们个个大笑起来,开怀不已,这笑声充满了快意,听着这样的笑声,你真想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参议员话中的含义,学会从中读出言外之意;

2.明白当时林肯的处境,从而为学习辩论性文章树立一种有效的解读范式)

四、在感情的朗读林肯的话,从林肯的话中体会林肯伟大的心灵。

1.在《晏子使楚》中,面对侮辱诽谤,晏子巧妙反击;在《狼和小羊》中,面对挑起事端,小羊据理力争;我们同样可以看下面这个故事:

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时吃过外国奶妈的奶水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击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那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林肯与参议员辩论的方式与朗宁一样吗?

2.你能通过读来表现出林肯独特的的辩论吗?进行读的指导。

3.文章里并没有说林肯当时说话的神情如何?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

五、拓展:这一场辩论给你以什么启示呢?给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启示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1、逼近文章的主题;2、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后记:

课文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突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讲辞进行研读感悟是重点,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层的内涵是关键,看似平淡普通的语句,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那朴实的话语,只有从中读出人物的内心,才能读出人物的神来,真正读出人物的魅力所在。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鞋匠的儿子指的是谁?(板书:林肯)

林肯他是--鞋匠的儿子。齐读课题。

二、学生简介林肯的生平事迹。

学生:这位就是宽宏大度、真诚、谦逊、仁爱的林肯总统,这位鞋匠的儿子正是在对手的歧视、羞辱、打击中,奋力以求,,作出了伟大的成就,让世界记住了这个名字--林肯。出示林肯图片。学生: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爆发了南北战争,在四年战争中,他亲自指挥作战,领导人民同南方奴隶主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但是战争结束的第二年,林肯被南方奴隶主派的凶手杀害了,但是林肯永远地活在了人们的心目中。

三、朗读感悟。

1.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令参议员感到尴尬,正因为这样,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板书:羞辱)

自读课文第二段,看看参议员是如何羞辱林肯的?指名回答。

2.自读这个参议员的话,边读边思考:从他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谁来读这句话。看谁能读出这一种“傲慢”?这难道仅仅是傲慢吗?你还从中读出了一种什么味道来?(羞辱、讥讽、嘲笑、让林肯下不了台、让林肯从此抬不起头、致林肯于死地)

3.当那个傲慢的参议员羞辱林肯时,所有参议员的态度如何?他们为什么会大笑起来?(板书:大笑)

自读第三段第一句话。他们为自己能羞辱新总统而开怀不已,哈哈大笑,这笑声充满了快意。听着这样的笑声,此时此刻,你想对林肯说些什么?

4.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林肯面对当时的情况是如何作出回击的?用笔划出他当时说的话。出示林肯的话: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

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5.请小朋友在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想:如果将句中的红色字“非常”、“一定”、三个“永远”、“那么”去掉行不行,带红色字的这句话和不带红色字的这句话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读好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6.同学们分析地真棒,我们再来朗读一下林肯的这几句话,体会体会这几句话的涵义。并且从他们的这些话中体会体会林肯是个怎样的人?三个“永远”在这里可以说用的非常巧妙。(板书:宽宏大度、真诚)(1)永远记住你的忠告--从你的话中,发现人们还有等级观念,人与人无平等可言,作为总统,要牢记并努力改变现状。(2)永远是鞋匠的儿子--靠劳动吃饭,没有什么不光彩的,不会因地位改变而改变。(3)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赞美父亲。

7.指名读,你读得真好,你能教教大家你是怎样读好这段话的吗?齐读。

8.背诵这段话。

9.在林肯回击之后,这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如何?(板书:静默)

10.在一片静默声中,林肯又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了这样几句话。

出示:“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自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交流。

11.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了什么?读一读把它找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指名读,读了他的这几句话,你觉得林肯还是一个怎样的人?读了这些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谦逊)

12.这时,参议员们的态度又有了怎样的变化?(板书:掌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小组讨论。你听了林肯的演讲后想到了什么?出示: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13.总结:林肯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国家的总统,他靠的是什么?看者板书归纳总结。

14.我们一起来朗读第二、三、四、五段感受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现场表演。

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林肯和参议员的对话表演。请小组同学做准备,然后上台来现场模拟对话,感受当时的气氛,体会林肯的人格魅力。

五、学习总结。

1.自读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对他的评价。为什么说他是最有作为的总统?看看这一段写了林肯的那些作为?

2.找出林肯说的两句话。用笔划出。指名读,男女生读。

出示林肯的两句话:

“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3.思考林肯的两句话表明了他什么样的态度?你是如何理解的?从他的话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板书:仁爱)

五、布置作业。

1.课后搜集一些林肯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小故事。

2.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在班队课上开展一个小型演讲会《我眼中的林肯》。

教学后记:

教学时始终紧扣“鞋匠的儿子”感悟课文,突现林肯的演讲魅力及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悟意 、悟境、悟神。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设计上体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引领过多,自主不够,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等。

[21鞋匠的儿子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上册)]

【篇8】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练习7

练习7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懂得“煮书”的意思。 2、学习鲁迅的几则名句,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3、通过诵读,知道《今古贤文》的意思,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理解、背诵鲁迅名言以及《古今贤文》所选内容,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练习7的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一、二部分: (1)思考: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图,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3)思考: A、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回答思考题1:为什么说问号像钩子?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指名回答思考题2:图上画有什么?你从图上你思索到什么? 3、指名回答思考题3:: A、书怎么可以“煮”呢?这里得“煮”是什么意思? B、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的.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鲁迅的几则名言。 (2)讨论,用自己的话谈谈你对句子的理解。 (3)小结: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善于在学习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应该不厌其烦、用心地去琢磨书中的含义。勤于思考,积累书中的有益之处。 (二)学习第三题,。 1、学生自读《古今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了解其中的意思。 3、说说书里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文章主要阐述的是读书的作用和方法。)用开火车的方式说出每一句话的意思。 4、将书本里的知识与实践结合,不懂就要问。 5、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6、正确、有感情、有节奏地自读、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抄写鲁迅名言。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预习口语交际。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2、练习口语交际: (1)让学生知道什么书是好书,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乐意把自己喜欢的一本好书清楚明白有条理地推荐给大家,努力用语言打动别人。 (2)创设读书生活情境,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能正确的进行口语表达与评议,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3、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并有创意地表达,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练习7。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自由读“写好钢笔字”的这段话,并认真读读字帖,观察字帖,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并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行中的位置。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①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②为什么喜欢? ③ 这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导。 (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书籍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 (4)班上交流,师生评议。 3、反馈 (1)喜欢这本书的理由是否充分。 (2)大家是否感兴趣。 (3)评议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要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提示重点笔画的位置。“坐”字整体取斜势,中竖正而挺,两个横画一长一短,短横略向上翘,长横略向下狐。两个“人”字程左低右高之势。“器”字的四个“口”略有参差。撇头穿插在两个“口”之间,。写字时注意匀称,以达到美观的效果。 (3)学生练习,教师及时指导。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五、课堂练习。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搜集一些描写长江的成语和古诗。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描红、临写生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2)抄写生字两遍。 (3)完成《补》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练习7

【篇9】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度大度的优秀品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别人请教等方式了解林肯的生平情况。

2、在对比品读中领悟林肯处乱不惊、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学习林肯襟怀坦荡、仁爱正义、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并对林肯在辩论中处乱不惊、以情动人的演讲风格有所领悟。

重难点与关键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林肯的优秀品质。

2、体会引导学生领悟宽容是一种力量。

教具准备

小黑板、朗读磁带、卡片,课件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卡片),听写部分词语。

2、课文可分几段,各段段意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体会“尴尬”。

1、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林肯,谁来说说第一个事例主要讲了什么?

2、默读第一件事,思考林肯在演讲前、中、后参议员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戏剧性变化?

3、反馈学习情况。

(1) 当林肯站上演讲台时,参议员的态度是怎样?

(2) 林肯在演讲前参议员是怎么嘲笑羞辱林肯的?

出示:“当林肯站上……儿子。”

“所有……大笑?”

(3) 个别读。

(4) 引读林肯在演讲中、后参议员的态度。

三、研读课文,体会“睿智”

1、林肯在演讲中究竟说了什么,一下子扭转了参议员的态度。

2、抽读、齐读林肯的话。

3、出示林肯的四句话。

4、多读,体会林肯高尚的人格魅力。

5、交流反馈学习情况。

6、教师小结。

四、研读第6自然段,体会“热爱和平、统一”

1、自主学习,课文第二件事写了什么?展现了林肯怎样的人格魅力?参议员态度发生了怎样大的变化?

2、放朗读录音,指导朗读。

3、读林肯在演说中强调的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1、你觉得林肯是个怎样的人?

2、你要学习林肯什么品质?

3、总结写法。

六、作业

1、多读课文或有关林肯的资料。

2、选择一两个事例,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或心理进行细节描写,展示其人格魅力。

附板书设计:

21、鞋匠的儿子

林肯

[鞋匠的儿子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篇10】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7 麋鹿

17 麋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词,学习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1 麋鹿 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课文,学会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悄无声息 销声匿迹 漂泊不定  颠沛流离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同桌相互读。齐读。 3、理解自学要求中提出的词语。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说出各自然段的意思。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一、二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明白了麋鹿的生活习性,学习了作者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来描写。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     17 麋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麋鹿奇特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现在找个同学说说它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5-7自然段,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出示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词组: 早在3000多年前、1865年、、19、1986年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6)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2、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五、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1)同桌互相复述。(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 四、作业 板书设计:   外形奇特(“四不像”) 17.麋鹿 繁殖能力低 传奇经历

【篇11】国标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鞋匠的儿子

国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2古诗两首

22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本节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4、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能解释诗句的意思,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读爱国名言导入: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位诗人的诗啊!(宋代诗人陆游的诗)我们曾学过他的什么诗?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儿子循循善诱的陆游。 齐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2、简介陆游。 3、解题,释题。 示:指示、训示。子聿:陆游的小儿子。题意;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教育儿子子聿。 4、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读诗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读生字,认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试读诗文,把全诗读通、读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出示古诗 2、指名读 3、同桌相互读。齐读。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1、理解前两行诗句。 (1)读第一行诗,疏通字词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问:读书学习。无遗力:不遗余力。 这一行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 (2)读第二行诗,理解诗意。 始:才 这一行的意思是: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3)朗读前两行诗句,把第一、第二行的意思连起来理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做学问要不遗余力地下苦功夫。 2、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读第三、四行诗,理解“终”、“绝知”、“躬行”的意思。 终:到底、毕竟。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自实践。 (2)说说第三、四两行诗的意思。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 (3)体味第三、四句的含意。 第三、四两句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3、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 (1)、听录音。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评价、再读。(教师点拨学生在朗读中细心体会知与行的关系) (4)、齐读。 (5)、指导背诵。 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 (1)背诵并抄写古诗《冬夜读书示子聿》。(2)课外自学一两首没有学过的古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认真读第二首诗     第二课时 本节课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观书有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解释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2、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标: 1、复习导入: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布置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 1、讨论第1题;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讨论第2题: 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3、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精讲精练 本课的精讲点: 学习第1部分: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习背诵。五、课堂练习。 1、本节课作业:默写古诗 2、学生完成 3、当堂反馈。 六、总结提升:朱熹还有许多诗,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学习。 七、下节课预习作业:学会第23课的生词,读通顺课文。

上一篇: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7篇

下一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通用9篇)

12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