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范文八篇,欢迎品鉴!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1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司与迁与《史记》。

②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

③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

④学习并探究人物传记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圆满完成本小组的任务,在小组间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质疑,互通有无,形成真知灼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

2、鉴赏文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

3、学习并归纳本课人物传记的写法,提高写作技能。

〖课前预习〗

将全班学习分为四组,每组任命组长一人,主持一人,分别完成对作家作品及背景、字词句知识点归纳、分析情节、鉴赏人物四项任务。课前搜集整理的材料制作成演示文稿,供课堂上交流。

〖学习内容〗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

教师提示:

翻开历史,溢满书香;增长智慧,考鉴兴亡。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当面临是屈辱的生还是坦然的死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发愤著书,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正因为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的英雄,在厄运中不屈的志士,在险境中凛然的豪杰有着深刻的理解;正因为此,他的笔下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风流人物。那么,在弱肉强食、英雄乱世的战国,又有谁能凭借大智大勇力挽狂澜,谱写一曲英雄的绝唱呢?请同学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史记》中的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多媒体显示及学习内容。

二、了解任务,明确目标

多媒体显示:

模块一:知人论世

学习任务:搜集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时代背景。

模块目标:了解司马迁及《史记》,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背景资料,为进一步解读文本做准备。

组长:董奥

主持:吴玲玲、桂恒俊

模块二:语言之美

学习任务:疏通文意,归纳总结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句,体会史传文学的语言魅力。

学习目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涵咏语言之美。

组长:张然

主持:张伟凯、李波

模块三:情节之美

学习任务: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学习目标:把握情节,体会作者情节安排的匠心所在。

组长:陈玲玲

主持:李慧敏、陈玲玲

模块四:人物之美

学习任务: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学习目标:把握人物性格,探究人物形象塑造的写作技巧。

组长:陈春晖

主持:彭玉山、李文超

三、展示成果,资源共享

㈠模块一:知人论世

活动1:第一组讲解作家作品知识,介绍时代背景。

多媒体资源:作者图片两张,战国形势图,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活动2:小组间质疑、解疑。

教师补充:介绍传记文学,提供资源搜索关键字及方法。

补充材料:材料①。(见附件)

㈡模块二:语言之美

活动1:第二组讲解重点字、词、句知识。

活动2:其他组补充或质疑、本组答疑。

教师提示:除了归纳字词句、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外,我们还可进一步深入体会其语言之美,如蔺相如持壁却立的细节描写、秦王民群臣相视而嘻的一字传神之妙等。

补充材料:材料②。(见附件)

多媒体显示:

“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鲁迅)

㈢模块三:情节之美

活动1:第三组介绍故事情节,对重要情节复述或演示。

活动2:小组间质疑、讨论。

教师补充:“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张弛有度,极具跌宕之美,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解说:在完璧归赵中,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如相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㈣模块四:人物之美

活动1:第四组分析人物形象:蔺相如、廉颇等。

活动2:其他组质疑、讨论。

教师补充:蔺相如的形象特征,提示学生分析时要善于从文本去抓依据,细品味;

概括人物塑造的方法。

补充材料:材料③。(见附件)

四、名家争鸣,拓展理解

结合《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材料④),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看有什么新的研究体会。1、翻译这节文字。2、王世贞“对这种称道”提出质疑,他的疑点何在?疑点:奈之何既畏而复挑真怒也!秦强赵弱,赵畏秦合理,挑其怒不合理。3、何以见得是故意挑其怒?秦王设九宾,斋戒而待相如上璧,相如欺秦王,这就使秦有了理,有借口攻赵索璧。这就是挑其怒,对强权不能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4、置疑启示:这个疑点并不能否定此传,还需史实旁证,但这里提出的矛盾性细节足以构成了疑点,疑点可成立。质疑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像本文的疑,就有澄清史实的价值。提出质疑,就要有辩驳,要驳倒不合理的,要找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反驳的理由要充分,这也要合乎逻辑和事实,最后再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就有对华山之音谬的质疑与考证。多媒体显示朱熹的名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五、学以致用,指导写作

话题:本单元都是人物传记,在写人记事上,司马迁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该如何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呢?

展示学生习作一篇,学生周记一篇。(材料⑤)

问题:这两篇作品涉及到一位老师、一位同学,作者成功塑造了他们怎样的个性?有哪些塑造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师生共同讨论。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

班固称赞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是说他善于记事论理,文章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这便高度评价了司马迁的科学态度和史记的记事翔实。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更是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肯定了其不朽的价值。当然,学习其中的几篇选文仅仅是弱水三千中取得一瓢饮而已,大家课下还可展开对《史记》的进一步深入研读。

以下提供七个专题,供大家以后学习作参考。

多媒体显示:

《〈史记〉选读》七个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二、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三、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四、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五、摩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述艺术;七、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2

一、导入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不理解,也就是有困惑,所以某种程度上说,阅读就是和困惑作斗争。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怎样才算真正读懂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看完了,文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阅读中也提不出任何问题,那么这是不是就算读懂文章了呢?

读书,作学问,唯独这“懂”字最难说。自以为懂了的东西,事实却往往证明懂的仅仅是表面,或者只是部分;以前以为是懂了的东西,现在才知道那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懂。懂是相对的,发展的。

尽管如此,就具体的文章来说,懂与不懂,还是有一个大致的界限的。

二、懂与不懂的界限:

1.应能够清楚地看出文章的基本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2.能看出基本内容是由那些具体内容构成?这些具体内容与总体之间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怎样?

3.对作者所说的观点,能判断正误。

4.对作者所叙的事实,能看出其意义。

5.对作者塑造的形象,能看出其内涵。

6.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能说出其凭借。

7.对作者所介绍或阐述的事物或方法,能应用或用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解释。

8.能看出写作意图,即作者写这部著作或这篇文章想达到什么目的。

三、以《关于古典文学人民性的几个问题》为例

快速阅读文章,然后请同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类文章若用读小说的速度来浏览,常常会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

相反,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小说,相同的篇幅,甚至更长比如一个长篇,我们看完后也能发表一些自己对小说的看法,为什么?

是不是因为小说有故事?

为什么有故事就容易记?

关键在于,故事有情节,前后环节的承接一般有自然顺序,这种顺序阅读时很容易捕捉到,并且可以毫不费力地掌握前后环节间的联系,读过一遍,作品内容的各环节便很自然地在读者的脑子里形成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四、总结规律

当我们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别种形式的有机结构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认识和记忆该作品。

由此推出一个相应的阅读基本方法:

要读懂一篇文章,就应当努力把作品内容的各个环节在脑子里串成一条前后连贯的线或形成别种形式的结构体。

从这个基本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出检测自己阅读效果的方法:

当你能顺利地理出作品内容的发展线索时,你的阅读是有成效的;当你对某部分的内容感到茫然时,那主要是由于你没有搞清它和哪些内容有联系,是什么样的联系。

怎样去找这条线呢?

回到刚才的例文:

能否留下这五段文字的印象,取决于能否在脑子里形成这样的线:文学的人民性决定于什么—→错误的观点:将人民性与现实主义等同—→此观点曾是古典文学研究的流行观点—→此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

理清了这条内容脉络,我们才有可能对这五段文字进行概括:

批评将现实主义与文学的人民性等同起来的观点。

五、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一组同题材的文章。

要求:

1.选择一篇作为精读,其他泛读,从作者的写作目的、思路入手,能否理出作者的行文线索,从而进行概括。

2.做好笔记,课后写一篇题为《棋》的周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了解本文具有的浓郁的时代气息;

2.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

3.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如何看待他的“忧郁”和“犹豫”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二)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

(三)师生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1.、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怎样看待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延宕?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2、分析《哈姆莱特》这篇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

城南旧事(节选)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

(二)词语解释

(三)林海音介绍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二)讲析课文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

2.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在利用注释,自读自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整合利用相关资料,探究词中深层内涵,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背景及相关资料的适度整合与恰当运用。

[教学过程]

一、熟读成诵与整体感知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

疑难之处,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用多媒体或投影呈现,也可以印发给学生。

二、背景资料呈现,辅助解读作词动机与写景寓意。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动日益高涨。-领导了湖南农-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信息整合利用辅助:

1.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革命形势,词中着力描写“红”色,富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情怀,“万山红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词中写“竞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

2.国共合作,革命应由谁来领导,成为当时的焦点问题。此便是“谁主沉浮”质问的来由与内涵,由此可见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三、活动资料呈现,辅助解读“峥蝶岁月”的相关内容。

1.-在长沙学习、工作期间,常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头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

2.1911~1925年,-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

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信息整合利用辅助:

1.呼应“百侣曾游”。

2.呼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峥嵘岁月”,也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了诠释。“万户侯”、“中流击水”没必要字字落实,但寓意要清晰。

四、小结

背景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物象,物象传递情意。读诗词必须知人论世,利用相关资料去解读诗境,品悟诗情。这是鉴赏的基本素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二、整体认知:

(一)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对联的起源:

《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对联的特点:

1、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一致。

(4)内容相关或相反。

2、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上下联竖行书写,从上到下。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四)对联的分类:

1、就上下联的语义关系,对联可以分为正对、反对、串对这三类:

(1)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和谐的处在统一的意境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映像。如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亦叫走马对、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连接。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根据对联的功用,又可以将对联分为以下类别:

(1)名胜联:为装饰名胜古迹而题写的对联

如:秦皇岛市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2)喜庆联: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做的对联。

如:幸有良辰迎淑女,愧无美酒宴嘉宾。

(3)哀挽联:为悼念死者而做的对联。如:人们为前不久去世的钱学森写的挽联,学脉播千古,十亿后学同心恸;

功业耀九天,九万星辰失光辉。

(4)谐讽类:这类对联以诙谐幽默为主题,以教育劝诫为宗旨,运用多种修辞技巧创作的妙趣联。如中华民国万岁,袁世凯千年。

(5)文艺类:文学类对联

(6)集句类:从古今文人的诗词、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两句。

三、阅读鉴赏: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鲁迅先生借以自勉的诗,那么在对联中呢属于反对,所谓反对,是根据对联上下联的语义关系来分类的,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史学家陈寅恪出国文文科试题,其中对对子一题出的是“孙行者”、要求对出下联。其中有语言学家周祖谟的答案为“胡适之”,在当时得了满分。我们知道胡适先生在五四前后的戏剧性表现,之前提倡白话废文言,极力否定传统,抹杀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号召人们整理国故,研究国粹,走向新文学的反面,用其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无懈可击。

陈教授自己的对句是“祖冲之”,也不失为优秀之对。

3、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1、上联:房价涨.地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横批:何邪社会)

由此可见,对联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旧影响很大,人们用传统的对联写作规则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我们现实的生活。

四、阅读评价:

从课题来看,应该着重从对联的奇妙的特征来讲,所以应该多多举例,通过举例加深学生对对联的理解,从而尝试简单的对联写作。但由于时间问题,举的例子有限就要求学生课后注意积累。

五、课堂小结:

泱泱中华大地,孕育了多少灵秀人物;滔滔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文化遗产。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的一株奇葩,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今天我们学习了对联的基本知识,欣赏了优秀、有趣的对联,还尝试着创作了对联,体会了对联的美妙之处。学习对联知识,能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和驾御文字的本领。因此课后同学们可以再利用时间去探究这一中国特殊文学,去感受它独特无比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岳阳楼记》的第三四段具体表现迁客-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端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2、收集春节联欢晚会的对联,了解我国各省的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6

一、知识和能力

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3.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

4、思考小说主题,并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二、过程和方法

背景导入--整体感知、体悟品赏--整合评价、实践运用--特色鉴赏、合作探究--联系现实、迁移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塑造。

2.幽默、讽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欣赏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

2.欣赏幽默、讽刺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套子:规矩,限制人思维、行动的各种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和生活圈子,要求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沙皇俄国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例。

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家:美马克吐温

英欧亨利

法莫伯桑

俄契诃夫

二、介绍背景资料:

1、关于作者:安东巴甫洛维奇契柯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由农奴赎身的自由民的家庭。中学毕业后,考取了莫斯科大学医学院。1880年,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毕业后,他一边行医,一边写作。契诃夫是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和戏剧家。他一生只活了44岁,但在他25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却写下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还有十几个独幕剧和多幕剧。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对地主、官吏、资产阶级、小市民、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都作了非常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的思想和创作都随着当时的政治斗争而不断发展。他的艺术特点在于以简练的手法,幽默的笔调,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里反映出重大的社会问题。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变色龙》、《凡卡》、《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等。

2、写作背景:契河夫的这篇小说发表于18。它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的社会生活。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这种专制主义,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而且到处都有耳目,稍有越轨,就会遭到无情的迫害;但是,在当时,民主和自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普遍要求。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上,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正是沙皇卫道士的典型。

3、课文是原小说主要部分的节选。原作开头是中学教师布尔金同兽医伊凡伊凡尼奇去打猎,因为耽误了时辰,便在村外过夜。布尔金给他的同伴讲了这个别里科夫的故事。原作结尾还有伊凡的一段议论。

别里科夫是世界文学的典型形象,已成为保守、反动、扼杀新思想、阻挡革命潮流的代词。

别里科夫这个形象是作家以故乡塔于洛格初级学校的一个教员兼学监狄河诺夫为原型塑造的。契诃夫对黑暗的沙皇专制制度下的知识界做了长期的、深入细致的观察,把知识分子中的“狄河诺夫”们的思想性格和习惯集中起来进行艺术概括,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少见的典型形象。

课外可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原著,还可阅读契河夫的《第六病室》,进一步了解当时的俄国社会状况。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作品,掌握故事情节。

1、作家用了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写别里科夫的婚事,列出情节提纲:

第一部分别里科夫的特征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的婚事

别里科夫决定结婚(开端)

漫画事件和自行车事件(发展)

别里科夫的挫折(高潮)

别里科夫之死(结局)

为别里科夫送葬(尾声)

开端(从“可是”到“就讨厌他”):结识华连卡

发展(从“现在”到“回家去了”):漫画、骑车事件

高潮(从“第二天”到“哈哈哈”):与柯瓦连科争吵

结局(从“这响亮”到“从此再也没起过床):恋爱最后失败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3、别里科夫的婚事,初看起来,好像与前文连接不紧,这一故事情节的设置妙在何处?

作家把他的主人公放在婚事的面前加以描绘和议论,对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本质,对于突出和深化作品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就连“结婚”的义务和责任“别里科夫”都不敢承担了!”甚至连“求婚”“允婚”的勇气都没有了!在别里科夫枯竭了的心灵里,连“该结婚”的念头也产生不出来了!至于真正的爱情,那就更是别里科夫所无法理解的。仅仅是一个“该结婚”的念头就弄得他一命呜呼了。--这就有力地突出了别里科夫的性格。在这里,作家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别里科夫跟真正的爱情是无缘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契诃夫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4、可见别里科夫是个病人,整理别里科夫的病历,包括症状、病因、病源、病害。

症状;六神不安,心慌意乱,没精打采,脸色苍白,垂头丧气,唉声叹气,怕出乱子。

病因;现实生活的刺激和惊吓;胆怯和憎恶现实,仇视新生事物。

病源:沙皇专制制度;奴性心理。

病害:辖制了别人,送了自己的命。

5、别里科夫死亡的主要原因:

①、套子太重,无法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②、柯瓦连科明目张胆,毫无顾忌,他再无法制止。面对“礼崩乐毁”,他痛心疾首,他忧郁不堪,惧怕新生力量,气急败坏而死。

6、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只要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品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腐朽的思想不铲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须从根本上-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

三、把握主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通过别里科夫这个文学形象的塑造,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自觉维护旧制度的奴才性格,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在崩溃与瓦解前的垂死挣扎。

别里科夫是个时代的典型,也是一个性格的典型,他的名字常常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人的代名词。

第二课时

一、课堂讨论,赏析别里科夫的形象

(1)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

生活方面的套子:衣着打扮方面,生活习惯方面。失去主体意识,

失去理性。

思想上的套子:凡是政府规定禁止什么,他无条件拥护;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他就闷闷不乐。使他变坏,成为走狗

(2)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乱子闹得他惊恐不安?

教师到教堂参加祈祷去迟了;学生不安分,教室中闹闹吵吵;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教师穿着绣花衬衫出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

(3)别里科夫怎样对待乱子?

他以沙皇禁令作为评价是非的标准。他主张制裁不安分的学生。他干涉柯瓦连科和华连卡的私事。他打小报告。他把整个中学辖制了十五年,甚至辖制了全城。

(4)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

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他藏进套子,借此躲避现实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全城的人为什么又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禁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辖制全城呢?别里科夫不是校长,不是沙皇政府大员,怎能有这么大的权力?

他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旧秩序。看来他自身是沙皇制度的受害者,成了个畸形人、可怜虫,怕得直往套子里钻。他自觉地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跟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也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来写他的外表和言行,使人联想到沙皇统治套在人们头上的枷锁,联想到令人窒息的沉闷空气。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也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能够辖制全城。所以从本质上看,他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别里科夫这类人”,代表着反动统治的精神枷锁。

(6)校长太太、同事和同事太太“撮合”结婚的目的:并非关心,不过是给这烦闷无聊的生活找点调味剂。

根本原因:为保全自己,为了一己私利而丧失人格、尊严精神上的奴性妨碍小人物成为真正人的东西:沙皇专制统治,民众自身的奴性

小结:总结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的“套子”就是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一切陈规陋习。他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凡是违背法令,不合常规的事,都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他认为自己有责任用套子去约束别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1.别里科夫式的“套中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

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代表了两股历史潮流:专制主义的潮流和民主自由的潮流。在民主自由的新潮流面前,专制主义显得更加反动,别里科夫为专制主义所辖制,又辖制他人,遏制着民主自由潮流的发展。

2.别里科夫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许多人受着专制主义的辖制,心里是非常反感的,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别里科夫显然跟这些人不同。他把沙皇政府的一切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把沙皇的政令当作评价是非的标准。他还以教育者自居,管得很宽,唯恐别人出乱子,认为自己有责任向别人进忠告。这样他把整个中学乃至全城辖制了整整十五年。别里科夫之类的套中人是一种社会现象,这类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一种社会基础,他们实际上充当了沙皇专制统治的成犬。

3.别里科夫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

“我们教师都怕他”,而且“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狐假虎威,辖制着整个中学,辖制着全城。但是他又是如此虚弱,尽管他把一切都藏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正人君子”,但是他还是惶惶不可终日,战战兢兢,六神不安。一幅漫画就把他弄得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这样的新派人物面前,他不堪一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他竟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大笑声里。他丧失了一切生活之乐趣,成为一具活僵尸。作家用别里科夫的形象昭示天下: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极端腐朽,你怕他,他能辖制你,你不怕他,他一触即清。

4.别里科夫是一个完全漫画化了的象征性形象,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作家把别里科夫写成一个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连睡觉也藏在套子里。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怪人。作家把别里科夫完全漫画化了,显示他的套子何等荒诞,他唯沙皇意志是从,没有丝毫主见。

别里科夫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也曾恋爱,而且差点结了婚。他也有自尊心,遭到柯瓦连科的训斥,他心慌意乱;被华连卡大笑,他无地自容,以致一命呜呼。他有他的思想感情,他有他的个性气质,他有他的生活逻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二、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别里科夫这类人的枷锁,难道能永远辖制住全城的人吗?难道没有人甩掉套子,争取新的生活吗?他们是谁?

促狭鬼,柯瓦连科。

1、“促狭鬼”的一幅漫画是什么意思?“促狭鬼”为什么画这幅漫画?

这幅漫画对揭示主题是有作用的,大家注意画的内容是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卡在大街上手挽手逛大街的情景。照理自由恋爱是正常的。可是在当时,“自由”是套上枷锁的。在别里科夫看来,这是不合“规矩”,有失“体统”的。这幅讽刺画,强烈嘲讽了套中人的思想和生活。别里科夫对此越是感到“难堪”,越是告诉我们:所谓“恋爱”是不可能成功的,而且套子式的思想和生活也必将被淘汰。

2、全城人怕别里科夫十五年,为什么柯瓦连科不怕他?这问题提得有意思,请同学们思考。学生答:因为作者笔下的柯瓦连科是“新的史地教员”,暗示着他带来了新的思想。而且,不止一个人不怕他,还有促狭鬼、柯瓦连科的姐姐以及敢于破陈规陋习的一些学生和教师,这说明新思想凉快的清风已经吹到这个沉闷的令人窒息的小城镇的上空,思想枷锁总有一天会被挣脱。

3、柯瓦连科兄妹俩在文中有何作用,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①柯瓦连科和华连卡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代表有民主自由思想的进步力量,有正常的人类情感的人,敢于和“套中人”斗争的人。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不但鲜明地展示了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水火不相容和他们所代表的新旧思想的斗争,而且淋漓尽致地暴露了别里科夫“套中人”思想的虚伪、腐朽和反动,表达了作者鞭挞丑恶的旧事物,支持生活中的积极进步力量的立场。

②华连卡的笑声一方面是正常人对“套中人”越出常轨出洋相的嘲弄,另一方面也象征着追求自由生活的进步力量对窒息生命的反动势力的斗争的胜利。

三、分析文章特色

(一)语言的特色

契河夫是幽默讽刺大师,《装在套子里的人》表现出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1.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效果。

描写套中人的外貌,就竭尽夸张之能事,特别是“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还要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你看,简直是个神经病,荒.唐、滑观可笑。这是艺术的夸张变形,然而正符合套中人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辛辣的讽刺效果。

小说写一个促狭鬼画的一张漫画,“画着别里科夫打了雨伞,穿了雨鞋,卷起裤腿,正在走路,臂弯里挽着华连卡”,使得别里科夫的形象更加滑稽可笑。

此外,写他睡觉时的惊恐,写他滚到楼下安然无恙,而响亮清脆的几声“哈哈哈”却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都是够夸张的,够幽默的。

2.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例如别里科夫正儿八经地对何瓦连科说的一段话,判断是荒诞的判断,推理是荒.唐的推理,但在别里科夫看来却是理所当然,而且出于善意,声称“忠告”。荒谬的言论与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讽刺力量,令人捧腹大笑。

3.将套中人与新派人物联系起来,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柯瓦连科与华连卡很新潮,把套中人跟他们联系起来,幽默讽刺就掀起高潮。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恋爱,两个根本不般配的人却凑到了一块儿,是奇事一桩;这边骑自行车兴高采烈,那边脸色却从发青变成发白;这边诚恳忠告却是满嘴荒.唐,那边毫不领教,严词斥责,把别里科夫推下楼梯,这边一脸尴尬,那边纵声大笑;凡此种.种,都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讽刺画。

(二)肖像描写:几乎没有,因为想写的是一类人,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四、小说的现实意义:无论什么时代什么社会,都有不同形式的“套子”和“套中人”出现。因为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总会有改革,那么就会有反对变革的人出现。这些人除了极端维护自己利益,仇视社会进步,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旧秩序统治者外,更多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的小人物,他们对新生事物不是英、不理解,甚至满怀恐惧,他们主要在思想和行动生抗拒社会变革。我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就可以发现许多这样的人和事。而改革开放的阻力,就是既有的各种“套子”。

五、拓展作业

1、比较一下,别里科夫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的思想性格,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短文。

2、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或描述自己或身边的人身上的“套子”,学习使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生活。

3、课外选读读本上或其他文学刊物上两篇反映生活现实的微型小说,并作简要的评注。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7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设想

1、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2、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3、本文又是一篇可以用来作“引子”进行迁移性练习的好文章,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性学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其作用。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诗歌的语言它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这么两个例子。举“憔悴”(“为伊消得人憔悴”、“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秋风秋雨悉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说明它们的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在的不同。(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木叶”》就知道了。www.liuxue86.com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7)总结

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叫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五、作业:

思考:为什么“木”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做人上人”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再启示学生,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说“洞庭波兮树叶下”又会如何呢?

2、明确,可见,“木”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传统”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传统”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意象”上来讲,这个“传统”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够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3、除了上节课讲到的“雨”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二、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

例句

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学生写出的例句大体如下:

鸟: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月: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静听松风寒

三、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柳:留恋、离别含义

月:美丽、忧愁、冷清

日:多为夕阳

四、课后作业:

在古诗中找一个意象,列出有该意象的四首以上的诗词(越新鲜越好,越多越好),并简要说出其意象大致特征及内涵。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8

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那么,我相信,一片小小的叶子也能映射出人间的真情。今天,这片最后的常春藤叶就为我们讲述了它与三个艺术家之间的感人故事。走进故事之前,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ppt)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结尾写法之妙

2.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三、再现故事、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请一位同学复述故事。(引导学生从三要素角度概括)

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狭窄、阴湿、穷苦)

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示例:在华盛顿广场的一个狭窄破旧的小区里,住着三个艺术家,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垂危。她固执地认为窗外飘零的藤叶就是自己生命的昭示,当最后一片叶子掉落,就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老画家贝尔曼在风雨之夜画出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使她重燃生活的希望,绝处逢生,而老画家却因风吹雨打染上肺炎而去世。

四、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四天的时间里,三个社会底层的穷艺术家,一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共同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1、了解琼珊的命运转变。故事开头就告诉我们,琼珊得了肺炎。

(1)医生是怎么说的?(希望只有一成)

(2)她自己觉得呢?(自己快要死了)

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琼珊的这种感受?找出来,带上感情读一读。

(见文中①②③④句)

(3)小说的最后告诉我们她活了下来,表现精神好转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

2、讨论交流:是谁挽救了琼珊?

年轻画家琼珊不幸染上肺炎,从一开始的心灰意冷、数叶等死到最终的重新振作,点燃生活的希望,真让人感到欣慰。欣慰之余,我们静下来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挽救了琼珊?(小组讨论2分钟。)

(1)贝尔曼。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苏艾。室友,萍水相逢,不离不弃。一位善良、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姑娘。不仅在生活上给生病的琼珊以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给她精神上的鼓励。

(3)医生。尽力医治,意味深长的提醒。

(4)琼珊。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再见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5)周围的这几个人。都给了她力所能及的关爱。

(6)最后的常青藤叶。(是谁创作的?归根到底还是贝尔曼)

小结:

是啊,琼珊的生命奇迹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既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也需要医生精心的治疗、意味深长的提醒;需要苏艾危难之中不离不弃的耐心呵护、热情的鼓励;更有老画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作为精神支持。

教师: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是琼珊的亲人吗?(不是)

教师:你从他们共同救助琼珊的行动中看到了什么?(一列同学依次用一个词概括:爱、善良、真善美、无私、崇高等)

教师:刚才有同学用了“崇高”“伟大”的字眼,一般都用在英雄身上,而用在小人物身上合不合适?(合适)

教师:为什么?(伟大来自平凡)

爱心,不是英雄的专利,伟大往往来自平凡。社会底层的贫苦人自身能够生存下去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自顾不暇,很多人往往会自扫门前雪。而文中的这些底层的平凡的人们在苦难来临之时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甚至付出生命代价,让我们感到了底层的善良,人性的高贵。)

3、琼珊的精神支柱。

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贝尔曼)

(1)贝尔曼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前后左右合作分析讨论一下。文章总共几次写到贝尔曼?(三次,先明确哪三次)

①第一次描写出现在哪一节?请一生读第30节。

第一次见面你对这老头的印象怎样?

一个相貌丑陋、酗酒成性、性格暴躁、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②贝尔曼的第二次出场主要是跟苏艾的对话,我们请两位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看看这第二次出场同学们对他的印象是否有所改观?

第二次见面,大家对贝尔曼是不是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呢?

贝尔曼关爱他人、善良、富有同情心。让我们觉得这个老头还是有那那么一点可爱的地方的。

③贝尔曼的第三次出场是通过苏艾之口侧面描写的,齐读最后一段。

这次贝尔曼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心灵的震撼,通过医生和苏艾的话,得知贝尔曼是因为冒雨画最后一片叶子,得了肺炎身体虚弱,病了两天就去世的。他的崇高爱心、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现。我们看到了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每次读到最后这一段,我的心都被强烈的震撼着,我觉得他小鬼般的身体在我的面前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只是有些不明白,这最能展现贝尔曼崇高精神的场景,作者却没有正面细致的刻画出来,而是在小说的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才借助他人之口转述了一下。这个情节他是忽略了?还是有意的安排?如果让我们展开想象,来把这个场面补充完整,应该怎么描写?不要凭空去想象,找到想象点,即末段的提示,注意合情合理。用好动作、语言、面貌、心理、细节等手法进行评价。年老、体弱(小鬼似的身材)、天黑、风雪、高墙、颜料易被雨水冲掉,贝尔曼一定遇到了不少麻烦。写出波折才不失真。大家可以用一两句话说说你讲注意描述那些细节,集体合作设计场景。教师再展现一段成品,如果将场景描写放在文中,让大家比较优劣。引出欧亨利式结尾。

作者的巧妙的构思技巧。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在结尾高潮处戛然而止,使人恍然大悟。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是艺术留白,令人回味无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苏联有位作家曾说过,“艺术的打击力量要放到最后”,即“卒章显志”。欧亨利小说擅长在文章结尾时让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是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是主题也得到揭示,从而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营造审美的刺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老贝尔曼在凄风冷雨中战斗了一夜,终于画成了最后的藤叶,而他也因此染上了肺炎,并很快的死去了。而他留给琼珊的珍贵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却风雨中傲立,成了光秃秃的墙上的一道绝美的风景。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叶子?

(2)最后的常春藤叶(生齐声朗读ppt上的内容)

①贝尔曼为何不把叶子画成翠绿的颜色?一是不真实,时令在深秋,饱受风吹雨打。二是人与叶有相似之处,饱受风雨侵蚀的叶子如同经受病魔摧残的琼珊,同病相怜。

②叶子对琼珊来首,意味着什么呢?最后一片叶子是希望的象征,生命的寄托,是支撑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如若叶子落了,她也就给自己找到了放弃抗争的理由;当然,只要叶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争,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

“最后的常春藤叶”,历经了几天几夜秋风秋雨的侵袭依然是深绿的、傲然地挂在枝头!竟战胜“秋风扫落叶”的命运,象征了生命在凄风苦雨中顽强的生存,它是生命的象征,是美丽的象征,是诗意生活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信念,象征着精神信念可以战胜一切磨难。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启示,生的希望。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觉得那些字词需要用重音来强调,从而突出最后的常春藤叶顽强的生命力?(仍旧、深绿、傲然、依旧、仍在。再齐声朗读。)

五、藤叶内涵,主题探究

1.贝尔曼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他的杰作到底是什么?(最后的常春藤叶)

为什么这样说?(1)从画技方面来分析,由前文介绍可知,琼珊和苏艾都是青年画家,作为画家的她们,居然一直没能看出墙上的常春藤叶居然是画上去的,由此可以从侧面说明贝尔曼先生最后这幅作品精湛的技艺,真可谓以假乱真,堪称杰作。(2)从体现的主人公精神方面来分析,这片藤叶是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它给予琼珊生的希望勇气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展现了贝尔曼高尚的人格和善良的品德,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这是一幅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画,是在二十五年的画布上描绘了真善美的青丹。

法国雕塑家罗丹:“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作一个人。”只有先做好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善良,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奉献了绝世的杰作,生花妙笔绘就了世上最浓的生命之绿。这片叶子也不再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它承载了太多的精神元素,有希望,有爱,有人性美的光辉。(ppt一片绿叶,上面闪烁着几个红字)我相信,贝尔曼会因这片世上最美的叶子,永远活在人们心灵的上空。

2.这篇小说的题目其实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你觉得那一个更好?为什么?

【明确】常春藤叶的象征意义

“常春藤”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忠诚;在希腊神话里,“常春藤”代表酒神,代表欢乐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不朽和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又将酒神作为音乐艺术的代表。

“常春”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片叶子是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是崇高的爱心的付出,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真善美的丹青,更是人生最精彩的杰作!它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寄托,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奉献。生命固然不能永恒,但绿色是永恒的,人类的真善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其他题目都不能体现这么深的含义。

3.常春藤叶的故事讲完了,现在大家合上课本,根据你的阅读和理解,你认为本文是一篇关于谁的故事?它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启示?

(1)关于琼珊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精神支点,要热爱生命。

生命需要信念支撑,信念决定生命质量。人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时如果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走向衰竭,甚至死亡;而一旦坚守对于生命的信念,就会转危为安、柳暗花明。

一个人在挫折困难面前要有不息的战斗精神,要有信念去支持自己的人生大厦,哪怕在最最危难的时候。不可轻言放弃,放弃是一个闪念,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生命的奇迹往往属于那些有着坚强信念的人,有着在危难时刻懂得自救的人。让我们也记住海明威的那句话“一个人尽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垮。”信念、精神等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这样的精神。

(2)关于贝尔曼的故事。从他和苏艾的身上,揭示出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贝尔曼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般的爱心,虽然穷困潦倒,却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里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让我们震撼。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个平凡的英雄,完成自己今生的杰作,只要心中装有爱,只要勇于付出爱。

(道德的行为是不考虑值与不值的,他只是人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追求,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伟岸,体现出的是个体生命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道德的力量、精神的传承,至真至善的人性,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

教师总结: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境,失落与沮丧也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记住,痛苦之后,还要坚强!

琼珊曾因病痛陷入失望之中,但她在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其实本文作者欧·亨利,他的一生有着太多的艰难与坎坷,他幼年丧母,生活极为困苦,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甚至做过监狱,但是生活的种.种苦难没有打垮他,反而将他造就成了一个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让我不禁想到了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所以,同学们,请热爱生命,不只要热爱自己的生命,还要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热爱一切生命。爱是这个世界共同的守望和期盼。“人”这个字就是“互相支撑”而成的,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能多多关爱他人的生命,每个人才能立稳脚跟,才能顶天立地,世界才是一个大写的“人”构成的和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大家心中的光明和力量,用自己的双手握住自己生命中的常春藤。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最后让我们齐读食指的诗《热爱生命》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1.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

欧亨利小说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独特的语言风格。

“欧?亨利式的小说往往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含泪的微笑”。

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品味语言的魅力

2.比较阅读《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爱的牺牲》,进一步体会欧·亨利结尾的妙处。

上一篇:题西林壁语文教案范文十四篇

下一篇:初二芦花荡语文教案精选十二篇

12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