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免费论文 > 教育论文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精选4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精选4篇)

幼儿时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最初长成阶段,这段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个人后天的思维习惯和性格特征。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看它是指对幼儿进行辅导式的系统的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式行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成长阶段,不仅包括外在体型的变化,心理、性格等内在的变化也是相当迅速,并且外部环境对内在的变化影响极大。外部环境大致可以归总为遗传与环境和教育两大类。幼儿的心理行为即精神活动,指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行为活动,包括情绪、性格、意志等。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发现,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最重要时期,即人们所讲的黄金时期。作为主要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发展时期的特点进行有方法、有技巧、有规律的正面教育。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教育意识浅薄,教育责任淡漠

  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和关注幼儿的健康,然而他们关注的只是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身体的健康,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很多人并不能看的很清楚。幼儿教师们相对也是比较重视幼儿在日常饮食与环境卫生方面,虽然文件规定要重视其心理健康,但是在教学中多数人都认为而又心理健康的教育属于父母或专业心理教育工作者,自己对其无能为力,这种心态经常导致幼儿教师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时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目前国内二胎政策虽说开放但迫于经济压力,许多家庭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独生子女为主,一般父母均是上班族,白天辛劳工作晚上很少有精力陪孩子,学校的群体生活则成了幼儿的主要生存环境,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责任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发育。

  (二)幼儿教师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幼儿教师队伍中良莠不齐,许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将知识体系系统化,知识概念清晰化。每每幼儿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劝解,并为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或者在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时候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的匮乏、遗忘,而没有及时的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正当的引导和教育。又或者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致使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频频出现心理问题,等等现象都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育成长。

  (三)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将关注点都侧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却忽略了施教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条件。‘言行身教’历来都是教育行业的行为标准,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素质对幼儿的影响尤其大。它们作为教师的外在形象,同时也是面对广大幼儿的最直接形象对促进形成幼儿自己的行为准则影响很是直观,在幼儿的内心世界对教师是报以崇拜模仿心理的,所以教师的言行不容忽视。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失恋、悲伤、快乐、忧愁等等由家庭、社会造成的负面情绪,但是作为教师他们必须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应对、掩埋这些记忆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信息。同时,前段时间红黄蓝教育机构事件等一系列侵犯幼儿身体、心理的行为更是让人悚然,令人发指,这种社会行为现象更加直接的告诉我们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剔除思想败坏、行为失常的糟粕,还教育届一片净土,抓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教育者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

  (四)家庭教育环境有待完善

  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很多的家庭都还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宠爱已经达到负值,对孩子提出的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都应允,许多的家长都会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孩子的物质要求,可是在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因为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这就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天平一边倒的状态。幼儿在学校里被规章制度暂时束缚,一旦回到温暖的家中,脾气得到释放,愿望得到满足,人性得到解放,思想得到自由,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也间接导致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更有些家长直接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管理的过于严格,要求太过苛刻等等,这又是制约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发挥功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社会外借环境有待净化

  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爆炸,并且来源众多,孩子们在多元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这些对于判别能力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来说都是诱惑,一旦迷恋后果万劫不复,心理的健康教育更是望尘莫及。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责任

  加强对幼儿教师思想观念的教育,提高其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多观察幼儿的心理行为,然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学会尊重幼儿的个性,根据不同幼儿的具体不同情况,针对性进行教育,制定符合实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心理学教育计划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趣味性教学进行教育,并且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教育。

  (二)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从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对幼儿教师进行提高。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完整、科学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生活中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将专业知识转化成幼儿易懂的形象的言语精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另外,在教师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被人尊敬,被人关心,只有教师地位得到提升,教师待遇得到改善,才能有效的缓解教师本身不良情绪对幼儿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茁壮成长。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进和思想素质,清理教师团队中的败类,避免再次出现侵犯、毒打等不良事件。

  (三)完善家庭教育条件

  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幼儿来说,家庭都是他们认识外界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行为与言谈都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做到对孩子不过分宠爱、不过分娇惯,该教育的时候一定得教育,不该教育的时候也不能破坏老师的一番苦心。因此,家长父母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四)净化社会环境,爱护幼儿人人有责

  在信息爆炸的裸露时代,我们需要共同携手为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外界环境,想尽一切办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创建绿色安全的群体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四、总结

  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每个成年人后期长成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教育拨正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不仅有利于优良品质性格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社会和国家的调控下具有一定得成绩,但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正面去面对,并及时解决,以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2

  心理健康关系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长大后在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

  (二)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

  (三)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四)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

  二、现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

  (三)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实施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四)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有些幼儿教师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对幼儿心理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能使幼儿园的努力付诸东流。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发生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而在某些幼儿园中,幼儿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教师就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地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二)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在心理上对教育理念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

  (三)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

  (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3

  【摘要】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的成长是很重要的,0至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处在从不成熟向初步成熟的发展阶段中,其动作、身体机能刚刚发展,知识经验缺乏,言语和思维能力也只是初步发展。该年龄儿童容易激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独立能力较弱。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家长对孩子幼儿时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备受瞩目。对于每个人来说,幼儿时期是整个人生成长阶段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将会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幼儿时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好时期,还是对孩子心理发展进行教育的关键时期,并且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促进未来孩子的健康人格更好的形成。所以在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进行教育是一方面,但是有效的方法和便利的途径才是成功教育的关键所在。

   2幼儿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情绪方面,过度焦虑引起神经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过分依赖父母和老师或者玩伴,甚至和同龄的孩子关系不和谐。再次,性格方面,有的孩子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过分胆怯,有的因为智力水平和家庭经济水平和压力巨大儿厌学,弃学,逃学。生活习惯上出现厌食,遗尿,吮吸手指,失眠,抑郁,自闭,自卑,多动,紧张,坐立不安,冷淡而活执拗。以上的问题在生活中大多很常见。这并不是每位家长及教师和健康正常的孩子希望看到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孩子们的心愿。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重视幼儿学习的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一直非常关注儿童学习的差异。每位幼儿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存在差异。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和性格,在每个幼儿身上的表征都不一样。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心理状况不佳的幼儿:有的过于好动、自控能力差;有的过分内向,整天不说话;有的过分依赖,独立性差等等,虽然这些还算不上什么心理问题,但如果不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和引导,帮助幼儿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记得我班有位幼儿叫何禹默,特别不爱说话,上课叫他回答问题从来都不说,但每次有表现的机会我都会叫上他,鼓励他,即使没有回答出问题我也会叫他下次加油,鼓励他一定可以做到,而且我会叫他帮我收玩具,任他为一日小班长,渐渐的他和我说的话越来越多,记得当他用特别小的声音回答我上课提的问题时我很激动,就这样他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和其他小朋友们也真正融合在一起了,下课小朋友们一起唱歌他也会很开心的唱,没有了那份羞涩和胆怯。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3.2注重幼儿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心理健康外在的表现。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心理发展。第一老师,我家长需要合作配合。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作为榜样,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除了引导之外,老师和家长还需要对于孩子所做的一些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和肯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所做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值得鼓励和发扬的。最后,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老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近距离的去接触大自然,接触小动物,在自然美好的环境下培养孩子乐观豁达,对生活热爱,积极向上的行为。

   3.3“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两个重要场所,只有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努力营造愉悦、和谐的精神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积极构建自由、平等、公平、尊重、健康的环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通过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接待工作、家长会、开放日等多种渠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宣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主动介绍幼儿的进步情况,并针对每个幼儿的具体特点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配合促进幼儿成长。与此同时,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在观念和行动上尊重幼儿,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总的来说,幼儿教师的努力需要家长的配合,将幼儿教师理性的爱和家长感性的爱相结合,为幼儿塑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成长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3.4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

   虽然幼儿的人际关系简单,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首先,教师之间、师幼之间要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融洽地相处,给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同时,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孩子。其次,幼儿的同伴之间要互爱互助。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结束语: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再是单方面的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开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科学了解幼儿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运用相关学科的多种理论,揭示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它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我们要关注幼儿教育心理学,正确的对幼儿进行指导。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幼儿的行为,从而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判断。在21世纪这个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造成幼儿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中,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要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宋瑞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1-12.

   [2]宋亚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园合作研究[J].学周刊,2018(23):177-178.

   [3]劉艳婷.结合陶行知理论探讨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4):83.

   [4]潘玉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07):32.

   [5]刘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05):2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4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幼儿时期心理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对当前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策略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因为: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教师若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现代人每天所承受的社会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而十分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对处于关键期的幼儿来讲,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进行心理自我保护非常重要。

  1.幼儿园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首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和合作性。作为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在这方面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1]。具体的说:教师的作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教师要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孩子,吃喝拉撒事事要操心:弹唱跳画样样要教,还怕孩子一不小心发生意外,心理压力是相当的大。例如:每天班上有许多孩子都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而这些"小报告"的事情都是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时间一长难免会让老师产生烦躁、厌倦得情绪。这时教师就应该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孩子中间来。应该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与孩子交流,分析原因,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对于幼儿园的教师而言,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2 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发展。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一次不经意的谈话,一个不小心的失误都会影响儿童人格。带班的老师有时会在休息时间闲谈,不经意会谈到班上的孩子,有的孩子怎么聪明、可爱,怎么讨人喜欢;而有的孩子反应迟钝,不爱说话,都会说出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孩子们听了以后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从此,他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缺少自信,更加内向,不爱交谈。有的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却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听不懂等等。

  还有的教师甚至还会对幼儿采取斥责、惩罚、讥讽、漠视的态度,去处理在孩子们身上发生的事情与问题。幼儿对教师采取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这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绝对有害的,有的幼儿就是由于遭到教师的训斥、惩罚、讥讽等而不愿意上幼儿园,给幼儿园和家长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障碍。

  1.3 教师要注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从幼儿早晨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

  1.3.1 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对孩子保持亲切的态度,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地心理。如:每天早上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以及每天下课亲切地与每一个幼儿说再见,会让每一位幼儿都有一种充分地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

  1.3.2 充分的接纳和尊重幼儿。首先尊重幼儿是幼儿精神健康成长的前提。我曾经就碰到这样一件事情,一次去朋友家玩,刚进门,朋友就热烈地招待我,这时我发现朋友家的一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本图书,我的朋友示意"问阿姨好!"可孩子没有反映,仍盯着手中的图书,朋友将音量提高"乐乐,问阿姨好!"孩子抬了一下头,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阿姨好!"可朋友却感到不满意:"乐乐,你怎么这么不懂礼貌,下次你再不懂礼貌,我以后就再也不买书给你看!"孩子开始不能集中注意地看书,先前专注的神情换作沮丧。显而易见,再这个例子中,朋友是在要求孩子懂礼貌,无可厚非,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从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但是幼儿对规范的遵守是有条件的,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生命给了他们选择注意的自由,当兴趣不在于成人所期望的行为是,他们是很难达到成人要求的。如果像那位朋友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幼儿,其结果不但会给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而且会干扰了幼儿精神生命的正常发展。这就是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要给幼儿一定程度的时间上的自由,允许他们将自己的意愿、自己的行为、理由表达出来。对于幼儿无法说清楚的事情,要细心观察,分析产生行为的原因,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而后再进行引导、教育。

  1.4 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幼儿进行的情感教育,会让幼儿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用理智去控制情绪,在遇到心理突如其来时,保护健康的情绪,而发展幼儿的人际关系看似简单,实之不然,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与同伴友好的相处,可以为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为幼儿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会使幼儿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种种障碍,产生各种行为问题。在幼儿面前,教师与教师之间不要做过多的交谈而将幼儿放在一边,置幼儿于不顾,而应将主要注意力和全部热情放在幼儿身上。

  2.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给幼儿心灵烙上深刻的"印记",幼儿的早期经验对心理的影响特别重要。

  2.1 父母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吃点苦,受点累,不但可以探究知识奥秘,培养创造能力,而且有利于坚强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形成。"父母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如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生活,烧火煮饭、拾柴挑水、喂鸡喂猪等,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生活的艰辛。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为了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可以从饮食开始。平时有意在食物中加入酸甜苦辣,做些不合孩子口味的食物,如果孩子因挑食不吃,不妨让他饿一餐,等他饿了自己来找吃,从而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毛病,更好的去适应生活。同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不光有甜,还有辛酸。只有人去适应生活,否则就会被生活所淘汰,这与不合口味不吃会被饿死是一样的道理。孩子年幼无知,生活经验少,为了孩子少走弯路,并防患于未然,有些日常生活技能应教会孩子。

  2.2 父母要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呵护过多,禁区也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性大,独立性差,稍遇一点挫折就束手无策。在教育中,父母要克服传统的教育模式,解放孩子的手、口、眼、耳,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放手让孩子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锻炼独立性。刚开始,孩子凡事都想"自己来",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每件事都常常做不好,如地越扫越脏,拿碗会摔破等,但父母要有耐心,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不能以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而"一手包办",应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我自己来"成为孩子的座右铭,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还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意志力。

  2.3 父母要信任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具有乐观开朗、坦荡豁达的品质,敢于创新,自强进取,勇敢的面对未来。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尊重孩子,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开始。孩子年龄小,刚开始做事往往不如意,有时简直是添乱,越做越忙。父母切不可嘲讽孩子,"去去去,一边去。""做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父母这种不信任的态度,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无能,以后就没有自信,遇事就束手束脚。所以,平时父母要常对孩子说"你真行!","了不起!"等。在生活、娱乐过程中,孩子往往有属于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见解,与成人不同,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能粗暴地按自己的意愿,指责孩子这样做不对,那样做不好。否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浇灭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毕竟年龄小,能力有限,当他们遇到困难或失败,感到沮丧时,父母要积极、热情地去扶一把,与孩子一道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失败乃成功之母"。

  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是经过无数次的失败才发明成功的,给孩子鼓足勇气,让孩子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勇敢地面对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勇敢的向成功迈步[2]。相信孩子,让孩子坚信自己"我会","我行"。孩子就是这样,你越相信他,他的积极性就越高,自信心就越强。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事物,勇敢地面对挑战。

  2.4 父母要注重和孩子心理沟通,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性格,总是给人以爽快的感觉。他们一遇到问题,就会自己想出种种办法来试试,即使失败也不沮丧,又会立刻思索,寻求别的方法。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但作父母的,即使再累再忙,每天也要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一下,进行心理沟通,消除代沟,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有什么事会向父母倾诉,从而消除压抑,保持心情愉快。家庭要保持和睦的气氛,每个人说话应和颜悦色,对孩子要和蔼可亲,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心情舒畅。

  从小不要当孩子的面,拿他与别人比较,"比某某矮了一点","比某某说话慢"等等,会让孩子觉得"我不如人",平时父母与孩子进行竞赛游戏,总喜欢让孩子赢,这样不好,应让孩子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尽了力,"贵在参与"等道理。教育孩子凡事要尽心尽力,但要乐观地看待结果。"笑对人生","天塌下来当被盖",这种良好的个性,是我们努力培养的方向。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需要幼儿园、教师、家庭三方面通力协作,更需要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幼儿每天的生活当中,持之以恒,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才有希望看到祖国的未来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献文

  [1] 刘维良.心理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华文出版社.2004.49页.

  [2] 冯丽静.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广东幼儿教育出版社.2007.25页.

  [3] 杨凤池.让家庭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深圳新胡同出版社.2006.137页.

上一篇:劳动教育论文范文(精选三篇)

下一篇: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范文(精选5篇)

123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