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摘要 > 社会科学论文 >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三篇

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三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科学论文范文三篇,欢迎品鉴!

第1篇: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

谈科学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摘 要]对科学内涵的争议由来已久,从知识论、方法论再到社会体制以及“大科学”概念的成熟,科学内涵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被挖掘和拓展。这不仅与科学本身在近几个世纪的突飞猛进有直接关系,还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的追问和反思密切相关。近代市场经济兴起以后,科学社会化的方向受到市场化的影响,并在当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得以显现。

[关键词]市场化;科学;社会化;发展方向

从科学的光芒闪耀于人类文明史的那一天起,对于科学是什么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这并非是科学的内涵难以琢磨,而是因为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时代、地域的人们所从事的这种特殊的研究活动对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如果从科学认识发生学的观点看,社会作为各种实体的有机结合,不是像积木那样可以随便分割的,科学在成长的过程中,其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组成实体如经济、政治、技术、伦理、宗教、艺术等,并发生了很难严格区分的融合和嬗变,科学也就不再像其发生的初期那样容易辨别。生活于各个阶级、阶层中的人们在感受到科学带给自己、带给他人的巨大变化中试图从不同角度审视科学,考察科学,界定科学。

事实上,对科学内涵由来已久的争论极好地体现了科学的社会化过程。人们较早意识到科学是一种目的在于探索自然规律的理性知识,这一点有别于常识和其他知识,但在形态上却没有什么区别。它虽然广泛但却成系统,它虽然繁杂但却有条理,在解释自然方面,比其他知识更具说服力。后来,有人从科学认知方法是否可靠来理解科学成果的正确性,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争论总结出数学方法、实验手段、逻辑理性等一套特殊的操作规范。

科学,以其程序上的一丝不苟保证了结论的无可辩驳。随着科学成果的大量增加,人们发现科学知识的形体虽然是不断增长的、新陈代谢的,但其形态却是单一僵化的。它通常被储存在书本等媒体里,告诉感兴趣的读者前人探索的结果,而得到那个结果之前的艰苦的过程和其中丰富的内涵我们却知之甚少。科学研究者大半生的努力体现在教科书中往往只有短短的几行,更多的人毕生从事与科学相关的活动却无法为后人所知。显然,知识的严谨简洁、其形式的单一有限掩盖了科学社会性的、多元化的内涵。

随着科学活动的大面积展开和科学的社会体制的建立,人们越来越发现:知识和方法的后面——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科学本身包含着丰富内容,正如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写道:“从根本上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社会活动,看做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从这一角度看,科学不单单是一条条零散的确证的知识,而且不单单是一系列得到这种知识的逻辑方法。……通过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我们也许能领会科学与社会其他部分的确定的联系,例如,与政治权威,与职业体系,与社会等级分层的结构,以及与文化理想和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许许多多的内容也许是科学所先天蕴涵的,它不仅仅意味着科学自身的发展行为多种多样,还意味着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实体给社会既有实体带来的变化多种多样。刘珺珺在《科学社会学》中这样评说:“关于科学的这种认识,不再把科学看做是一种孤立存在的东西,而强调科学同技术、生产、经济与政治等现象的联系。实际的历史说明了这种观点,所以人们达到这种认识是一种必然。”

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科学的认识也同样高歌猛进。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莫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出现并逐渐成熟,其研究内容关注于科学社会结构及科学家的社会关系。与其说他们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的社会内涵,不如说他们找到了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活动的新的切入点。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社会体制或称社会建制,科学家的工作使这一新职业获得了从业“执照”,获得了与其他职业同等的社会认可,而科学家的职业特色不可替代的关键在于他们建立了一种社会体制,这等于重新诠释了科学。

比较成熟的关于“科学体制”的含义如下:它是拥有共同科学目标的科学家为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和实现最大社会福利而组织起来进行科学活动的有效程序和稳定结构。其要素包括从事特定活动的人群、用于指导规范特定行为的制度、常规组织和基础设施。这四个要素可以概括为科学人群、科学制度、科学组织和科学设施。体制的实质在于人的集团,这一注重“群体化”的理念与研究方法使得科学的社会活动的研究系统化、规范化了。集团的历史展现了众多从业者的科学活动史,然而,科学活动史研究的不完善导致对其进行的体制化分析成果在应用于现代科学活动时,效果并不显著。

比如,考察科学的体制化进程,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从哲学家、神职人员、中世纪大学教师、官吏、工匠、医生、占星术士、炼金术士到业余科学家再到专业科学家;科学组织从无形学院、中世纪大学、十七世纪英国的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研究性大学、工业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再到大学中院系的建立和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这种体制化的考察在科学活动并不广泛深入、活动规模也不大,与其他社会实体的联系并不紧密的时期是卓有成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的巨大发展带来的科学事业的规模和结构上的调整使得科学活动复杂化、多元化,人类科学实践的迅速丰富造成科学社会学研究的相对落后:“体制”分析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一个1890年由德国历史学家曼逊T?Mommsen创造的概念“大科学”在20世纪中期以后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

巴伯在论及“美国工业和商业界的科学家”见《科学与社会秩序》时所使用的“大研究组织”这样的词汇已显得捉襟见肘。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人类基因图谱研究、我国的载人航天等“大科学”的经典之作向科学社会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后世研究科学学的学者影响巨大的科学史家普赖斯及时发现了这一变化,他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考察科学,重视科学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并使用恰当的手段——统计方法和数量工具来描述新时期的科学。“大科学”概念经普赖斯的进一步阐释和丰富不仅为同行所接受,而且成为考察现代科学的通用术语。

它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科学家人数的激增,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人口中的比重加大科学家人数增长是整个人口增长速度的三倍,科学文献的爆炸性增长科学文摘数目翻倍所需的时间只要十五年,科学研究消耗的资金越来越多如加速器所需费用在约四十年的时间里翻了25000倍,还必须注意到的是科学活动的复杂化:组织管理、能源供给、物资供应、技术指挥、安装建设、保障维修、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协调服务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科学的行列中,原有的科学工作者的活动内容也越发丰富起来,科学人群出现了分化。在“大科学”的研究中,体制化分析显露出其局限:无法反映出科学活动的多元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内涵深化的历史表明: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知识和方法从科学成果的语言形态和操作形态上实现了对科学的初始把握;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社会活动则摆脱了知识定义的僵化束缚,解放和拓展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丰富内涵;而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社会体制从科学家的集团形态和建构形态实现了对科学的社会学把握;“大科学”概念的建立则使我们看到了体制定义无法包容进去和挖掘出来的科学活动的多元性。但“大科学”的多元性在提出的时候是笼统和概括性的,因为即便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也无法预见到科学在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更遑论科学对社会各个实体所产生的种种深远的变革。所以只是到了今天,我们才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去阐发多元性的丰富内涵。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

一、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现象,即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具体研究包括 政治学、社会学、 经济学、军事学、 法学、 教育学、文艺学、史学、 语言学、民族学等多个方面,并把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研究 总结出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1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2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必须经学术权威部门鉴定, 应用研究成果必须被

     实践证明;3有积极的社会效应益或一定的经济效益,只有产生正效应的研究结果,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成果;4必须有一定的被人们认可的表现形式,如 论文、论著、 报告等;5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如创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观点、思想,或提出新的策略、对策、措施,等等。

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具有以下特点:一方面社会科学对意识形态和上层

     建筑具有附属性,而这两者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另一方面,对于社会现象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到内、由浅及深的过程。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很多方面的因素,还要假设某些前提条件,从理性上认识并揭示其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此研究过程的本身也就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抽象性的特点。人们通常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可变换的中介来完成“具体→抽象”这一过程,而不能直接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

这表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具有间接性。由于受到研究者主客观因素,如价值判断、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和

     环境等的影响,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社会科学成果总会包含各种的缺陷、不足和错误。因此,我们要从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再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现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社会科学成果到现实生产力之间的良好转换。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运用是一个检验错误并对其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

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实践价值。

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一定要有它自身的价值,其价值应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能够被人们理解、接受、掌握、应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亟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能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或可操作性的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新程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一项重要标准是创新程度。只有创新才能在科研成果中总结出新的

     经验、规律,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新的理论、学说,提出新的方案、对策,为新的实践及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等。一项没有创新力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和方法,是毫无意义、没有价值的。所以,不同范围、层面、角度的创新对社会经济生活所起的作用不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创新程度的大小来衡量其价值。

3.影响力度。

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旦进入社会,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可以增长人们的知识,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化为 管理者的决策或方案,为社会带来影响。研究成果的大小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更重要的是其方向,所以产生积极正面影响的研究成果就是有价值的。

4.效益评价。

社会研究成果既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途径产生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为人们提供知识、更新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科学 文化素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各类效益之间可以量化。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增加各个成果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以定量为主,采用量化指标。二是形式评价与内容评价相结合。“形式”主要是指成果的来源、类型与成果

     发表出版的形式含刊物的档次;“内容”则是指成果的质量、产生的影响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在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应坚持以内容为主,兼顾形式的原则。三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上的创新性,又要重视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上述评价标准和原则,初步设想采用10类具体指标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单项评价,然后再加以汇总,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1.成果属性。

成果类别指成果的性质和类型。不同的成果所具有的性质作用大小、评价的高低也会不同。我们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并对各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分别作出恰当的评价,给予不同的评分范围。

1数据资料类。此类是指通过对各种现象的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的搜索、整理、汇总,所取得的能够反映现象基本情况的成果。此类成果的评分标准不高,评分范围在20分~60分。

2实践类。此类成果是指通过对各种门类社会科学的研究,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这类成果不仅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还能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研究性

     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获得这类成果所进行的研究难度不是很大,创新的成分也不多,故评分不宜过高,评分范围为30分~70分。此类成果还包括根据某一社会

     组织在一定时期的任务,在对社会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对影响社会组织的各种变量进行测算,能指挥和协调全局性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完成任务规划、决策、方案等成果。在工作进展过程中,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的合理调度,最大程度地将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而提出的策略、意见和方法等成果。这类成果通常应用于经济工作和行政工作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价值的大小及应用的范围和转化的力度也不同。评分范围一般为40分~80分,但有些全局性、战略性的规划和决策,评分可提高至80分~100分。

3理论性成果。理论性成果是指在各种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理论性成果的效应是巨大的,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获得理论性成果的过程是艰巨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探索,因此评分较高,评分范围为60分~100分。

4综合性成果。综合性成果是指兼有以上两种或多种属性的研究成果。社会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化的,因而成果的属性不是单一的。综合性成果具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综合性成果全面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各种特性,这些成果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综合性成果的评分一般较高,没有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60分~90分,包含理论创新的综合性成果,评分范围为70分~100分。

2.成果背景。

成果背景是从形式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分类指标。形式是内容的反映,形式评价是成果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形式评价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只处于次要地位。形式评价主要是对成果的来源、项目的级别和成果 发表出版刊物著作的级别、档次以及获奖等级进行评价。

1项目来源。项目来源指 社会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来自哪一级立项的科研项目。项目的来源可分为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其他级、非立项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根据这些不同等级的评分,对科研成果进行形式评价,接受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的课题可参照其研究的难度和范围来评定相应的等级,国际合作项目可视同国家级。

2重要程度。重要程度是指科研项目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属于哪一个层次的课题,是否具有高水平、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强等特点,在学术界评价如何。我们将科研项目分为重点工程项目、重大项目、规划项目、一般项目、自选项目5类,根据以上这种分类可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3发表出版等级。发表出版等级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刊物或出版的出版社的等级。一般情况下,刊物或出版社的等级越高,其价值也越大。我们将刊物分成国内外权威刊物、国内核心刊物、省内一级刊物、其他公开刊物、内部刊物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将出版机构分为中央级出版社、省级出版社、其他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内部印刷5类,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4获奖等级。获奖等级是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的奖励等级。一般分为国际奖、国家奖、部省级奖、厅局级奖、其他奖,由于每种奖励中又分为一、二、三或更多等级,故其评分也应是一个区间,拟分别给以100分~70分、80分~50分、70分~40分、50分~30分、40分~20分评分。

3.创新力度。

创新力度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评价。一项没有新意的成果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只有使科学成果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并且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广中取得一定的 经济效益,才说明这项科技成果具有创新力度。我们拟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其创新力度。

1惟一性。惟一性是指在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或方法,在古今、在国内外绝无仅有,第一次提出来。惟一性又分为国际惟一性和国内惟一性。国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100分,国内惟一性的成果给予50分。

2新颖度。新颖度是指科研成果中提出的理论、思想、观点、方法,虽然不是惟一的,但属于较早提出或较早对其进行阐述、解释、论证的以及较早 应用这些理论、思想、观点、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具有的科学性较强,有可能较早的应用于

     实践,产生社会效益。我们可根据其在国际或国内出现的时序,根据填补空白、国际领先、国内领先、部分创新、较早应用等5种类型分别给以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的评分。

3转引率。转引率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引证其他成果的理论、观点、方法的次数与本成果中的理论、观点、方法被其他文章所引用次数的比率。如果转引率越大,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多,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少,创新力度不强;转引率越小,说明引证他人的成果越少,而自己的成果被别人引用多,创新力度强。我们可以根据转引比率的数值大小分别给以0分~100的评分。

4.影响广度。

影响广度是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问世后,在理论界和实践中所带来影响的范围和广度。影响越大,价值也越大。影响广度包括被引用强度和被引用比率。被引用强度指被引用的广度、被引用频度和被引用深度三个指标的得分简单相加。被引用比率指某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次数占同期同学科全部被引用次数的比率。

5.系统性。

阐述全面、精当、知识结构系统完整可打100分、90分。主要方面全面阐述,次要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主要方面基本阐述,初步建立知识结构基本框架可打60分、50分;主要方面有遗漏或知识结构混乱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6.可靠性。

理论前提科学,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准确、充实,研究方法科学、深究、适当,可打100分、9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个方面略有欠缺可打80分、70分;理论前提科学,在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欠缺可打60分、50分;理论前提、资料、研究方法、概念和逻辑等某些方面有严重欠缺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7.引证规范性。

引证规范,所有引用资料、观点来源清楚可打100分、90分;引证较规范可打80分、70分;引证基本规范可打60分、50分;引证不规范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8.研究难度。

问题十分复杂,或理论难点多,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100分、90分;问题复杂或有理论难度,或学科基础薄弱可打80分、70分;问题较复杂,有一定难度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9.资料搜集处理难度。

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很大可打100分、9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有难度可打80分、70分;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不大可打60分、50分;难度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10.学术价值社会价值。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 发展有奠基作用,可打100分、90分。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1对解决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2对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可打80分、70分。对解决理论或现实中的一般性问题有推动作用,可打60分、50分;对学术研究或社会发展作用很小,可打40分、30分、20分、10分。

三、社会科学成果及其常用的评价方法

社会科学成果是指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索未知、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深化认识为目的,对所研究的问题经过周密的分析、论证,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结论,其成果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著作、 论文、社会调查、研究 报告、咨询建议、方案论证、工具书、译著、译文等。

1.定性评价法

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深远、间接的作用和影响,由于社科成果自身所具有的描述性、模糊性等特点,它难以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通过精确的计算、反复的科学实验来加以验证,也无法用数据或指标来作简单的测定。因此,目前对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大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即同行的专家进行评定。定性评价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同行专家的知识、

     经验以及调查分析能力,对要进行的评定成果进行定性评价。这种方法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定性评价分为会议评价和通讯评价,前者为会议 组织者聘请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听取被评人员对其成果的汇报,进行面对面的质询、答问,然后给出评定;后者是以信函形式送审成果,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背靠背的评价。

定性评价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对信息资料的数据需求程度比较小,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因信息数据不全或不精确而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定性评价法特别适用于某些因素难以量化的情况,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评价中的随机因素影响较多,由于评价者的价值观和主观意识的影响以及专家知识

     经验的局限性,往往使评价结果带有个人偏见和片面性,因而评价结果有可能不是很客观、准确的。此外,评价成果通常没有经历被检验和被认识的过程,因此可信度和可靠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2.定量评价法

许多 社会科学 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为了使社会科学成果的评定结论尽可能地符合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始不断探索如何借助科学计量分析指标来评价社会科学成果。目前,常用的计量分析指标包括主体成果 发表的刊物级别, 论文收录、转载情况,成果被引证情况,获奖情况等。

定量指标分析法的优点是,由于它是根据登载成果刊物的权威程度和成果被转载、引用次数来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评价方法,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受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和其他非科学因素的影响,有助于规范评价行为。然而,对于以著作和科学论文为主要产出形式的社科成果来说,采用计量分析法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在成果

     统计上有时间的滞后效应,由于论文发表或著作出版通常要等若干年才能验证其真正价值,因此不可能对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其次,定量分析指标只适用于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著作等科研成果,而对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已被有关部门采用,并已取得明显 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却无能为力。

目前,定量分析指标法已在我国自然科学界基础研究领域的评价 工作中得到较广泛的 应用,但对于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工作还存在着某些局限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科学情报信息系统还很不完善,无法使成果的引用情况和引用次数被及时、准确地检索出来。

3.多因子综合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目前社科成果评价工作仍以定性评审作为主要评价方法。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一些定量评价方法也开始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从而使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于在社会科学领域,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也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特别是对应用性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影响成果价值的标准除了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其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外围因素。传统的一些定性评价方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不能准确地反映社科成果的价值,因而愈来愈不能满足社科成果的评价要求。

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社科成果,人们期盼对社科成果能够实事求是、公平合理、保证质量地进行定量的、精确的描述,从而使社科成果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由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以及改造社会的方法和手段等,因而,对于社会科学成果来讲,进行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在影响社科成果的众多因素中,许多因素都具有模糊性、复杂性,所以难以直接量化。因此,目前应用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的绝大多数定量评价方法,并不能单独作为解决社会科学活动评价的实用方法。

社会科学以其独特的方式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每一项社科成果的实现,都取决于下面两个因素:一是接受这项成果的决策机关和领导人是否认可、赞赏并让其通过。二是运用该项成果的实际工作者的水平和运用的现实

     环境如何。对社会科学成果的考核,我们应该注意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成果是并重的,并且注意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总之,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一定要统筹考虑,防止顾此失彼,做到公正合理地体现社会科学成果的真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2]高燕云、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阳光:《评价社科成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深圳特区报》2001年9月16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2篇: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

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内容摘要】自从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1879年提出“共生”概念,共生引起了生物学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本文在回顾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基础上,归纳了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如哲学、工业生态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中的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和“互惠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协同进化、和谐发展。

【关 键 词】共生;共生理论;社会科学;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杨玲丽,法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生态社会学研究。

“共生”概念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提出,作为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现在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提出“细胞共生学”,“共生学说”由此更加盛极一时。目前,生物学中研究种间关系都要用到共生概念。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物质组成的,所以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系统中。因此,作为一种视野独特、方法简明地描述生物种间关系的方法论,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很快在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借用。

一、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

对于共生的概念,生物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引起了学者的激烈讨论。德贝里(Anton de Bary,1879)最早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这就对共生下了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为学者的争论埋下了种子。按照德贝里的定义,很多现象都可以被理解成共生,如寄生、腐生、共存等。1884年,德贝里又进一步论述了共生、寄生、腐生的关系,提出了生物间的多样共存方式,并分析了共生和非共生的区别、寄生与共生的区别等,从而使人们对共生的理解更加清晰。可见,德贝里最后对共生的定义是一种狭义共生,不包括寄生、腐生关系。斯格特认同德贝里的定义,明确地提出共生是两个或多个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而不是一方依赖另一方的关系(Scott,1969)。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学术界曾把共生的概念限于两个有机体互利的范围,因此将寄生与共生严格区别。但是,也有学者把共生概念广义化,格瑞德就把共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把种间关系,如捕食(predation)、携播(phoresis)、互利共生(mutualism)、共栖(com-mensalism)、寄生(parasitism)统统归于共生之内(Gerald,1977);原生动物学家戴维斯也把共生定义为几对合作者之间的稳定、持久、亲密的组合关系(Dale.S.Weis,1982)。较多的寄生虫学家倾向共生包括寄生、共栖。虽然不同学者对共生的定义不同,但是,在欧洲学术界,多数学者将共生的概念定义为限于两个或多个有机体在一起相互有利的范围,因此认为寄生与共生有着严格的区别。苏联大蠕虫学家斯克刊亚平(K. N. CKjJHGNH)就抨击了西方的寄生虫学家把寄生和共生的概念混为一谈,在修改寄生的定义时,特别强调“给宿主带来危害”这一点;而认为共生则不会给对方带来危害。随着共生学说的研究与发展,国际生物学界对“共生理论”越来越重视,国际共生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ymbiosis Society,ISS)于1997年4月在美国Woods Hole, Massachusetts成立,并已经在不同国家召开国际共生学术会议六次,促进了各国共生研究人员在各个共生子领域的交流,加强与其他领域(如生态学和一般生物科学)的联系与沟通。鉴于共生的广泛影响,Claire Ainsworth等(2005)将共生列为生命界最重大的十项顶级创造之一 。

从生物学的共生视角来看,现代生态学把整个地球看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内,各类生物间以及与外界环境之间通过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密切联系起来,形成共生系统。生物间的能量转换存在于食物链与食物网之中,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关系表现为生产者、消耗者和分解者。能量总是来自太阳,自然无所谓循环,而物质则不是这样,物质是通过生态循环保持着生物圈的继往开来、生生不息。这是广义的共生,即自然界就是一个共生体,其中的动物、植物、人类之间需要相互和谐,才能共生共荣。而狭义的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的组合状况和利害程度的关系,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互相依存和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洪黎民,1996)。现代生态学者深刻体会到群落中生物相互关系的复杂性,鲜明地揭示了个体或群体胜利或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们在这个群体中共生的能力,而不是强者压倒一切的“本领”。

二、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

自然科学影响社会科学的效应机制是类比和借用、联想和借鉴。社会科学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等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类似于生物学的共生关系。因此,共生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自然界,同样存在于社会科学领域,比如夫妻之间、雇主与雇员、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企业之间均是一种共生关系。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下面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梳理。

1.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与升华。哲学层面的“共生”,概括起来,核心是“双赢”和“共存”,基本上属于互利共生现象的哲学抽象,个别时候也可以包括偏利共生。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黑川纪章1987年出版《共生哲学》一书,将共生思想应用到建筑领域,共生思想成为其城市设计哲学理念的主体。他预言,共生一词在 21 世纪,将会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他的共生哲学的含义涵盖了社会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兼容并蓄的共存理念。1993年,哲学家花崎皋平出版了《主体性与共生的哲学》,阐述了生态学的共生思想与作为社会哲学的共生思想的区别,探索在生活的具体场所实现共生而构建“共生的道德”“共生的哲学”的可能性。之后,尾关周二在《共生的理想》一书中,从哲学意义上探讨了“共生”与“共同”概念的区别,认为“共同”意含当事者具有某些相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而“共生”则是以异质性为前提,正是由于当事者在价值、规范、目标方面有所差异才能够建立起“相互生存”的关系(尾关周二,1995;中译本1996)。近年来,久负盛名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也广泛关注“共生”问题的研究。在岩波书店推出的八卷本《新哲学讲义》中,第六卷就冠名为《共生》。东京大学还设立了共生哲学国际交流中心。“共生”一词在日本已经成为流行语,它不仅仅是学术用语,而且成为生活用语(卞崇道,2003)。“共生”思想正好迎合了日本企业的分包制生产模式(企业与其分包商建立起紧密的共生关系,在共生中共同繁荣、共同成长),这一模式曾经推动日本制造业的快速成长,带动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后来被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所学习。韩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日本模式,因此韩国学者对共生哲学也非常重视,李承律(2005)宣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时代,企业乃至国家之间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理论正逐渐被双赢的“正和比赛”理论一“共生”所替代,因此宣扬企业之间要从竞争走向共生。因此,韩国企业的经营模式是以大企业为核心,与中小企业形成共生网络、共生共荣、共同发展,从而有了韩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成长。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共生哲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关注(吴飞驰,2002; 李思强,2004; 李燕,2005; 唐远华,宋英俊,2008)。其中,最全面、详尽阐述共生哲学的是李思强(2004)从哲学意义上把“共生”看作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他还借用“太极图”(《易经来注图解》所附《伏羲太极之图》),引申出“泰慧图”(如图1)作为“共生构建说”的图徽。泰慧图以阿拉伯数字6和9叠合而成,9为阳,6为阴,首先喻示中华易理关于阴阳氤氲、万物化生的根本哲理,它吸纳阿拉伯文化,借鉴西方当代科学,展示了“共生”是融合人类古今一切成果的结晶;其次,泰慧图为我们表达了一种完美的和谐对称观,展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仅是自然界的规律,更是人文层面中的重要规律,人类所有追求的最终收获并不是我们发出的直接作用力,而是强于原始作用力的反作用力。2000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出要以共生论来指导社会,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走向呼唤和谐的社会共生论(胡守钧,2000)。这些共生哲学理念对于我国协调经济发展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如城乡对立、贫富差距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用重大。

图1   泰慧图

2.对生物学共生方法的直接借用:工业共生。正如生物共生是生物种群生态学种间关系分析的方法论工具一样,工业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理论也成为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对工业共生理念产生重要影响的是1989年的两个重要事件。一个是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首先提出了新的工业发展观——“工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s)的设想:一个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和物质可以在另一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充分运用,从而减少消耗。另一个是,这一年丹麦的卡伦堡(Kalundborg)出现了几家当地重要企业如发电厂、炼油厂为了应对淡水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危机开展了相互利用废水、废气方面的合作(Knight,1990;Barnes,1992)。而Frosch and Gallopoulos(1989)的工业生态系统概念正好为卡伦堡出现的工业共生的迹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1989年以后,卡伦堡开始出现了多种方式的企业间的共生,成为第一个被成功发现的工业共生的案例,带动了工业共生的理论发展和工业实施(Chertow,2007)。卡伦堡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所下的定义认为:“工业共生是以共生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在这里该词被用来着重说明企业因相互利用副产品而发生的各种合作关系。”

自从卡伦堡工业共生被发现后,Boyle和Baetz(1997)对美国特立尼达(Trinidad)岛上企业的工业共生进行了规划和模拟,该案例成为经过精密计算而形成的工业共生的典范。Keckler和Allen(1999)运用线性规划模型来评价Texas州Houston市的一个大工业园的水资源再利用方案,通过在园区内企业相互利用各种纯度的水,形成水的循环利用,发现工业园中存在大量经济上可观的水资源再利用机会。目前,工业共生已经成为一种有效解决工业生产中企业间的资源和能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策略(Allenby,1994; Hawkins et al,1999; Ehrenfeld,2000; Cohen-Rosenthal,2004),工业共生可以使物质的用途被优化,废物的排放量减少到最小,并且显著减少生产和消耗对环境的影响(Frosch and Gallopoulos,1992; Chertow,2000; Cohen-Rosenthal,2000; Boons and Berends,2001; Korhonen,2002)。目前,面对资源枯竭与工业持续发展矛盾的日益激化,工业共生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等地都规划了一批生态工业园,而我国也已经批准了二十六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如广西贵糖集团、浙江衢州、山东鲁北企业集团(鲁北化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

随着生态工业园建设热潮的兴起,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与运行成为生态工业园研究的主要方向。Ernest Lowe以及Hall J.等对生态工业园的设计与操作的研究颇有建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Audra J. Potts Carr则是结合Choctaw工业园的改造问题,对生态工业园的土地使用和景观设计进行实际探索,为生态工业园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Chertow(2000,2007)深入剖析了工业共生的起源、定义、条件、可能性、动机、共生的好处、共生的障碍、共生成功的原因、共生失败的原因、政府及中介组织在工业共生中的作用等,为工业共生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虽然工业共生的好处很多,但是现实中工业共生却很难呢?会存在技术障碍、信息障碍、经济障碍、管理障碍、激励障碍等(Gibbs,2002),这就需要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合作,来促进生态工业园内工业共生的形成与发展,这其中,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政策及财政资源。吉伯斯研究了六十三个生态工业园(其中:美国三十个,欧洲三十三个),他发现美国的生态工业园成功的较少,而欧洲的成功的较多,就是因为政府介入的时期比较合适,政府的政策引导得当(Gibbs,2003)。还有学者对工业共生发展的障碍、共生的稳定性、共生模式、共生对环境的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Chertow and Ehrenfeld, 2001,2002;Chertow and Portlock,2002; Brings Jacobsen and Anderberg,2004; Brings Jacobsen,2006;Van Beers,2004,2005,2006,2007; Van Berkel,2004,2006)。美国久富盛名的耶鲁大学还出版一本在学术界影响力较大《工业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专门介绍工业生态学及工业共生方面的学术进展。工业共生在西方社会也得到了政府及环境组织的普遍关注,共同推动工业生态学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

相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对工业共生的关注较少,近年来,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工业共生,主要是从共生网络和共生模式等方面研究,提出了两种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和复合实体共生(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园)(王兆华,2002),四种共生网络模式:依托型、平等型、嵌套型、虚拟型(王兆华,2005),并对其网络的运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张萌等,2008)。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是很大,也没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进来拓展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还没有形成工业共生研究的学术氛围。

3.对生物学共生思想的借用-商业生态系统。将生物中的共生思想引入企业管理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成为研究的热点。起初,学者将共生思想运用在企业共生环境中。1977年,汉南和弗里曼论述了组织与环境关系的“适应性理论”(Adaptation Theories),初步提出了组织种群的生态模型,对“组织小生境理论”(Niche Theory)等也做了阐述(Hannan&Freeman,1977)。该论文是组织生态理论产生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90年代开始,商业生态学的研究成为热点,将消费者、企业、环境看成互动的共生系统,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1994年哈尔肯的《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Paul Hawken,1994)、1996年苏恩和泰斯的《企业生态学》(Enterprise Ecology)(Suan&Tan Sen,1996)专著中,都是利用共生思想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肯巴斯克提出了“市场生态”概念,强调公司与市场要在共生中协同进化(KenBaskin,1998)。而詹姆斯则直接提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概念,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个体、组织和子系统组成,以组织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组织和个体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其中,个体是指消费者个人,组织是指各类企业,子系统是指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等(詹姆斯, James F. Moore,1999)。这些都是源于对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反思的结果,使共生理念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内学者在商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管理范式,即“企业生态管理”。企业生态管理的特点有:一是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将传统的直线型管理转向一种渐进式管理;三是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认知到所有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及企业生态系统内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复杂影响,用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想来指导经济和政治事务,谋求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四是强调更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更广泛的参与,它是一种民主的而非保守的管理方式(郑晓军,2007)。总之,“企业生态管理”强调企业在商业系统中的“共生”和“共同进化(co-evolve)”,并有学者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此进行了论证(赵红,2004)。

从共生的角度研究企业联盟也成为国内学者的热点,提出了企业联盟的“共生管理”模式,并从共生条件、企业对共生模式的选择、共生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周柏翔等(2005)从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共生角度,分析了联盟企业共生的内在动因是联盟使共生系统能量不断增加,联盟可以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并从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均衡条件等分析了联盟企业共生的外部条件。卜华白(2005)认为在外界环境日趋动荡、企业竞争日趋残酷的今天,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已使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在战略层次上追求企业的共生已是大势所趋。他运用共生进化理论,从联盟模式、联盟边界与界面、联盟动力能量系统三个方面研究了群簇企业共生进化的构筑。冯德连(2000)研究发现企业对共生模式的选择受企业家能力、产业的技术含量、内部与外部规模经济、产业的地理集中性、市场结构等影响。

4.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理论”框架的形成。袁纯清(1998)和吴飞驰(2002)将生物学中的共生现象拓展为经济学中的“共生理论”,建立了经济学领域共生分析的理论框架。袁纯清(1998)最早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运用数理分析,构建了经济学分析的“共生理论”框架:以共生三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描述共生的本质,以共生密度、共生界面、共生组织模式(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行为模式(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分析共生关系状态。他也应用共生理论对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印度的小型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后来,袁纯清(2002)又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领域,研究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改革。我国学界前辈萧灼基对袁纯清所提出的共生理论做了高度评价,认为作者把共生理论研究与解决我国现实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运用共生理论研究我国小型经济,为我国小型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同时认为他在共生分析中得出的一些基本结论,诸如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对称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将给人们提供一种对于自然、社会现象认识的新的境界、新的思维和的新的方法。南开大学吴飞驰(2002)把共生律看作是人类社会演化所遵循的基本生存规律,阐明了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本质就是共生律,从而解开了斯密悖论(即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便那不是他们目的)。这是对经济学竞争理论的进一步挑战,认为共生才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规律。此后,陆续出现了一系列基于袁纯清和吴飞驰的共生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推进了共生模式和共生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冯德连(2000)引入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分析了企业选择何种共生模式,取决于资产专用性水平、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个主要因素;但是,影响企业对共生模式选择的种种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多变的。曹玉贵(2005)的研究则表明企业集群体现了企业共同生存和协同进化的本质特征,其实质是一个互利共存和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他根据生物种群共生的Logistic过程,建立了经济学的企业集群共生模型,并分析了其稳定性。至此,经济学领域“共生理论”的框架已经形成。

社会学领域,共生思想早在许多著名学者的著作中就有体现。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费孝通,2006)中的“共生与契洽”一节,就谈到“共生”。吉丁斯(Giddings)认为社会的基础是同类意识。所谓同类意识,也就是指有相同人格承认,是推己及人的结果。帕克更明白地说明在人类中可以有两种人和人的关系:一种是把人看成自己的工具;一种是把人看成也同样具有意识和人格的对手。前者关系他称作Symbiosis(共生),后者关系他称作Consensus(契洽)。但是,共生理论在中国社会学领域正式拉开序幕,是2000年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胡守钧教授的“社会共生论”思想的明确提出(胡守钧,2000),认为共生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要以共生论来指导社会,告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走向呼唤和谐的社会共生论,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胡守钧教授2002年又出版了《走向共生》(胡守钧,2002),推进了共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的应用。在这期间,“和谐社会”的提出(2004年),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主旋律,使共生理念进一步被学术界及社会界所重视。2006年,胡守钧又出版了《社会共生论》(胡守钧,2006),进一步完善了共生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分析的框架,确定了“社会共生论”分析的三十六条定律,把社会共生论的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胡守钧教授还在复旦大学开设了《社会共生论》一门课程,专门讲授社会共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者关注社会共生。胡守钧认为社会共生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存在互补性和利益冲突,而人的个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又必须与他人合作,这导致了共生的可能;斗争—妥协是共生的方式,法律是共生的度,社会发展是共生关系的改善等;他的“社会共生论”思想也借鉴了“太极图”,认为社会主体之间经过斗争(阳)与妥协(阴)的互动(冲气),才能形成双方满意的共生关系(以为和),如图2。胡守钧是在共生哲学谈讨的基础,提出社会发展要从“斗争哲学”走向“共生哲学”。虽然胡守钧建构了社会共生分析的三十六条定律,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但是,胡守钧却没有阐述自然科学中的共生现象与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现象的本质区别,使我们应用共生理论时很容易走上形而上学的道路。社会科学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文化影响、有法律道德等约束的,因此社会科学中的共生现象远比自然科学中的共生现象复杂。社会既是一种人个体群落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生存方式,文化生存与人的生存终将会走向理性化的共生时代。胡守钧的“社会共生论”思想提出后,我国已经有一批学者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刘荣增(2006)运用共生理论构建了和谐社会应该注意处理好五大共生关系,即人与自然共生、城乡共生、区域间共生、社会各阶层之间共生以及经济与文化的共生。张永缜和张晓霞(2007)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共生价值观,既保障人的个性发展,又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学者用共生进化观阐述和谐社会(张永缜,2007),用共生观念研究和谐消费文化(陈晓春,谭娟,2008)、市民社会(张海夫,段学品,2008)。而且,在“和谐社会”的政治风浪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共生理论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的关注。

三、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因此共生已经变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定律。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不管是社会生活还是经济生活,人与人、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正从斗争哲学向共生哲学发生转变。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国社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正是斗争哲学向共生哲学的转变,这种转变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方的福利社会的推广也是一种共生哲学,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再微观到具体的生活领域,夫妻之间、雇主与雇员、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均是一种共生关系。而在经济生活领域,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生产方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转变,即从“福特主义”到“丰田主义”再到“温特尔主义”(Wintelism)的转变,是从“斗争哲学”(单个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规模经济)向“共生哲学”(企业与价值链上的企业结成共生网络,通过外包制实现网络的规模经济)的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帮助犹太人建国,使犹太人有一个自己的家园,从而使犹太人结束几个世纪以来的漂泊生活,是共生哲学在世界范围的应用。中美苏冷战的结束体现了共生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需求。由此可见,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是很广泛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不仅使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境界,也使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达到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理念,同时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正如著名的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所宣称的“社会学和生物学为什么不能成为朋友呢?”(Heuveline,2004)一样,生物学的理论为什么不能被社会科学广泛应用呢?我相信,生物学中的共生理论必将在社会科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我们要从“斗争哲学”中走出来,以“共生哲学”为指导,推广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运用共生现象的“普遍性”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关系,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社会的共生进化。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6jzd0031)

参考文献:

1.冯德连:《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共生模式的分析》,载《财经研究》2000年第6期。

2.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载《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6年第8期。

3.胡守钧:《社会共生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李承律:《共生时代——东北亚区域发展新路线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5.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理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7.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詹姆斯·弗·穆尔:《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9.Chertow,M.R.2007.“uncovering”industrial symbiosi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1(1):11–30.

10.Chertow, M. R. 2000. Industrial symbiosis: Literature and taxonomy[J]. Annual Review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25:313–337.

11.Gibbs, D. C. 2003. Trust and networking in interfirm relations: The case of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t[J].Local Economy,18(3): 222–236.

12.Korhonen, J. 2002. Two paths to industrial ecology: Appling the product-based and geographical approach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5(1): 39–57.

13.M.T.Hannan,J.Freeman. 1977.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 929-964.

14.Scott,G. D. 1969. Plant symbiosis In attitude of Biology[R], studies in Biology on 16 Edward Arnold London,58.

15.Heuveline, Patrick. 2004. Sociology and Biology: Can’t We Just be Friend?[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9(6):1500-1506

第3篇: 社会科学论文

社会科学论文格式

1题目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

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2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有时为进行文献分析,要求作者提供性别、出生年月、职务职称、电话号码、e-mail等信息。

用小4号宋体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3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200字左右,中文名称的“内容摘要”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英文“内容提要”项目名称规定为“Abstract”,用小2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居中,其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TimesNewRoman字体,标点符号用英文形式。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有英文摘要的论文,应在英文摘要的下方著录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words)。

中文名称的“关键词”另起一行用小4号黑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黑体,一般不超过8个词,词间空一格。

英文“关键词”另起一行,项目名称规定为“Keywords”,用小4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顶格,其内容接“Keywords”后空一格,用小4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词间用分号“;”隔开。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5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引言也叫绪言、绪论。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引言的格式要求

项目名称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6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正义占论文的主要篇幅,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

2)实验材料和方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4)结果的讨论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具体格式要求: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5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5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科学论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7结论

科技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要求:

项目名称用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

8参考文献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

(一)专著

示例[1]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9).

[2][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

示例[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2][俄]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

示例[1]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8-12-27,(3)

(四)期刊文章

示例[1]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五)学位论文

示例[1]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六)报告

示例[1]白秀水,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伟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具备科学的理论依据,不仅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的运动,又是千百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共同事业,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广泛的群众性。科学社会主义植根于实践,以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使用价值;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6)11-0060-05

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具备科学性的理论依据

1982年10月,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这篇论著中,马克思第一次发表了自己关于共产主义的观点,他不同意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空想共产主义,反对以为写点文章就能解决问题的观点。几乎与此同时,恩格斯在从事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过程中,看到了无产阶级实现社会变革的历史使命。马克斯、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最主要的缺陷就是离开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来构建所谓新社会。任何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都没有把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同社会的向前发展相结合,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认识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对社会主义进行摸索和实践的艰辛历程中,“两个伟大发现”应运而生,恩格斯在对马克思生平贡献进行评价时也曾表述为“两个重要事实”。第一个事实是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变革的核心表现在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定论上,并且对资本主义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进行了系统分析。唯物史观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出发,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运作中,生产力作为最具有革命性的鲜活力量,是导致社会产生重大变动的根本原因。它的发展必然造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出现,而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必然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前行,使社会主义在这种螺旋式的上升运动中逐步得到发展、丰富。最终,资本主义由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代替便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唯物史观的基本论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铺垫了哲学基石,使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中脱离了空想的怪圈,并与空想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个重要事实,就是彻底诠释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创建了剩余价值学说,其核心内容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1]337。剩余价值学说重点分析了劳动过程当中的“价值增殖”奥秘,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产阶级残酷剥削雇佣工人的事实。虽然空想社会主义家模糊地触碰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一面,但却雾里看花地没能抓住资本主义进行剥削的实质,不能理解资本家是通过怎样的“合理”方式来剥削工人的。马克思深刻全面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客观公正地证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其消亡的必然趋势。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广大无产阶级一旦认清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嘴脸,就要通过坚决革命从囚笼中解脱出来。无产阶级要争取自身的解放,就只能进行革命斗争。无产阶级只有消灭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关系、破坏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这些剥削工具,才能摆脱资本主义的奴役和压榨。剩余价值学说同空想社会主义倡导的“劝诫富有的人‘改邪归正’”的软弱思想截然相反,它为社会主义的实现寻找到了可靠而又强大的群众力量,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化。

“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1]338。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彰显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晶,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建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详尽地充实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在《反杜林论》一文中对科学社会主义展开了全面论述。可以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建构制造了强大的理论支撑,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二、科学社会主义是现实的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称之为科学,主要有这样的几个因素。首先,其基本内容是准确无误的,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论述,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其次,这些内容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正确引导人们从事现实性的社会活动,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它还包含着一种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态度,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具备科学的价值观。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由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对社会变革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不同时期的条件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表现为五种形态的依次更迭,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逐步交替。这样的结论并非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推测,更非凭空想象。科学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生产的基本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扎根于社会历史发展几千年的实践进程中,具有深厚的现实根基,从实践中诞生,又被实践所检验。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运动,特别表现为它能够把科学理论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活学活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确分析社会形势,做出符合现阶段国情的战略决策。然而,很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却一知半解,甚至曲解本意。如“右倾”和“左倾”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思想及实践,都给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造成了阻碍。从这些挫折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绝对不是过于冒进或过于保守的理论,不是既成事实的现成结论和可以套用的现成模式,而是在现实发展的进程中运用基本理论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再丰富的过程。马克思曾说过,“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2]45。错误判断形势、缺乏实际条件、企图把理论原封不动地僵化地应用到社会实际建设中的错误思想,必然适得其反,必然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与脱离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的行径截然不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改革理论正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正确把握的成功例证。他们在对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条件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下,在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系统学习和实证研究的进程中,列宁和邓小平始终坚持实践和发展的科学态度,在变化的实际中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列宁带领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世界历史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采用从“直接过渡”向“迂回过渡”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运用。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实行伟大的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这正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实际解答。他们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都令本国的落后面貌焕然一新,赢得了民心,提升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品质和内涵。

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还认为,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看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提出了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这一观点。实现人的解放,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就必须实现经济解放和政治解放,并且关键在于经济解放。这归根到底需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所处的年代就坚信,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公有制作为一种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源上划清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界限。建立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显然,共同富裕不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所有劳动人民的共同事业。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生产资料不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私有财产,而属于全社会共同拥有。在这个环境中,劳动多寡就成了人们获取消费品多少的判断依据。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劳动能力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私人性,这就要求所有人遵循共同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并在对消费品的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全体人民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反对一种观点,即主张:既然是在公有制前提下,那么每个社会成员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其中一员,所以理应把所有财产量化分给每一个人,逐步建成劳动者的私有制。显然这是错误的。科学社会主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劳动者地位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联合和斗争而取得的,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任何企图通过公有名义达到财富私有目的的行径都是对公有制的亵渎,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的。

社会主义要想在资本主义的世界里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有无产阶级专政做保障。“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2]251。

四、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人为创造的结果,也并不能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实现,它产生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备相应的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生活实践,所以一批批的后继者们不断地对它进行着继承、应用、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革命家都把科学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整体上来讲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建,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继承、应用、丰富、发展和完善,它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走势,而且科学地阐述了未来社会的构想。

科学社会主义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善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进行了阐述,从中探寻出了未来社会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被社会主义取代。更为可贵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具有批判精神,而且在对待社会主义问题上同样如此。虽然科学社会主义创建的年代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但是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剥削仍然存在,经济危机时有发生。可以看出,科学社会主义创建之初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资本主义危机在内涵上是基本一致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也必然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对待不断更新的世界,从而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社会主义永远都是未完成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邓小平同志首次用实践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验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4]。也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都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

概而言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其现实性、实践性和规律性。它以科学的基本原理为支撑,通过实事求是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与升华。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在学习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又不能僵化对待;既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贯穿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又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继承创新,使之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Z].

看了“社会科学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上一篇:【情定一生】情定落日桥:70派私人史

下一篇:最后一页

1237225